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5课《一路花香》教学设计设计者:合肥市锦绣小学刘颂杰教材分析:《一路花香》是则印度寓言,主要讲了挑水工和两只水罐的故事。一只有裂缝的水罐在完好的水罐面前感到惭愧,挑水工却告诉它:从它的裂缝漏出的水浇灌出了美丽的花。寓意可以从两个方面把握:一是从两只水罐身上得到启示,即世上每一件东西、每一个人,都有自身存在的价值,我们既不能骄傲自大,也不要妄自菲薄;二是从挑水工的做法中学到了只要恰到好处地利用物或人本身的特点,就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价值的道理。学情分析:本文是一则寓言,文章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并蕴涵着丰富的哲理,学生阅读起来会很有兴趣,但对其中的哲理却不会有很深刻的体会。教学中,教师可首先从这则寓言的故事性入手,让他们了解这则寓言的大意,接下来层层深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挑水工会选择有裂缝的水罐,并用它来浇花,再让学生结合自身,谈谈自己的想法,从而认识到世界上任何东西都有自身存在的价值。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一步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体会挑水工与破水罐的两次对话中的所蕴含的道理。通过自由读、同桌读、小组读等多种形式的读,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全部教学活动中。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知道只要恰到好处地利用自身的特点,就能充分发挥作用,从而帮助学生正确看待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故事中所蕴含的深刻寓意,体会借事述理的特点。教学难点:感悟挑水工与破水罐的两次对话,明白其中的道理。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绿线内的一个生字只识不写,重点指导“罐”、“灌”、“傲”、“愧”等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叙述条理。课时重难点:重点: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学会本课生字词。难点:理清文章的层次;正确书写生字。课前准备:师:辅助教学的多媒体等工具。生:课前预习。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用“花”与“香”回忆词语导入,板书课题,读课题,指出本篇课文是一则寓言故事。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知道寓言有什么特点?那么《一路花香》又将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二、预习反馈,教学生字词读字教写生字读词三、分段读文,感受“花香”1.课文中的生字大家都掌握的这么好了,不知课文读的怎么样?(谁来评价一下他们的朗读?)2.课文内容掌握的怎么样了?谁来说一说,本篇课文主要有哪几个角色?(板书:好水罐、破水罐、挑水工)3.我们知道课文向我们描述了好水罐、破水罐和挑水工三个角色,那他们分别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呢?(1)好水罐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课文中第一个角色“好水罐”,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文中用了哪个词形容他的性格特点?理解“骄傲”这个词语有3种不同的意思。找出文中描写好水罐骄傲的那句话:“那只完好的水罐不禁为自己的成就感到骄傲。”完好的水罐有什么成就值得如此骄傲呢?带着自己的体会再把写好水罐的句子读一读。(2)破水罐师:完好的水罐因为自己总能出色的完成挑水工的任务,所以心里充满了自豪感、成就感,但它却没有注意在他的身旁还有一只有裂缝的破水罐在默默地注视着它的成就,想象一下此时破水罐的心情是怎样的?(板书:惭愧)“惭愧”是什么样的心情吗?(自责、难过)破水罐到底为何感到惭愧?“到达目的地时,破水罐里面只剩下半灌水了”和“完好的水罐总能把水满满的运到主人家”是如此鲜明的对比,难怪破水罐这么惭愧。(3)感受“花香”师:两年后的一天,破水罐终于忍不住内心的愧疚,向挑水工道歉,这是他第几次道歉?内心充满惭愧的破水罐,会用什么语气来说这段话呢?自己先读一读。(自由读)呈现:“过去两年中,在你到主人家的路上,水从我的裂缝中渗出,我只能运半罐水。你尽了自己的全力,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读中感悟)道完歉之后,在上山的途中,他见到了这些美好的景象(出示图片)你看后心情怎么样?(很开心)可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