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一,目的要求:1、掌握1861年改革的原因、主要内容、性质和历史意义。2、掌握倒幕前日本的政治经济状况;倒幕运动;明治维新的时间、内容及其影响。3、理解1861年改革和明治维新是俄国和日本的历史转折。重点:俄国农奴制改革、意义和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意义。难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性质及进步性、局限性。二,新授:1,阅读教材第117~118页正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并划记:(1)农奴制给俄国带来了哪些负面影响?(2)俄国废除农奴制的原因/背景是什么?(3)1861年改革是内容有哪些?有何影响?结合文献评价俄国1861年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原因/背景:时间:人物:俄国的农奴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农奴不断起义,封建统治面临严重危机。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签署法令)俄国面临的问题:农奴制危机1861年农奴制改革内容①、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②、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赎买。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劳动力为资本主义发展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资金积累资金★解决办法:通过农奴制改革。亚历山大二世在俄国国务会议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说:“诸位会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材料说明了什么?材料说明了什么?目的:前提:性质:摆脱农奴制危机,维护沙皇统治以维护贵族、地主利益为前提。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结果: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影响:(评价)积极作用:消极作用:①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②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③是俄国近代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P118页2,阅读教材第118~120页正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并划记:(1)倒幕前日本的政治经济状况如何?(2)倒幕运动主力及结果如何?(3)明治维新的时间、人物、内容及其影响怎样?★④但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俄国农奴制改革天皇将军大名武士资义生产关系的形成和发展资义生产关系的形成和发展幕府掌握政权,组成幕府只是傀儡,毫无实权有些从事工商业经济状况恶化不满情绪增强生活日益贫困进行反抗斗争经济实力增强,政治权利较少导致幕府统治危机农民、城市平民商人、新兴地主统治阶级被统治阶级1853年浦贺港《日美亲善条约》▲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P119①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②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③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最能体现资本主义性质促进日本社会进步和持续发展的措施:日本明治维新①倒幕前的日本:②面临的问题:③改革派:④幕府统治被推翻的时间:内忧:幕府统治岌岌可危,国内矛盾激化。外患:美国入侵,1853年首开日本大门。以一部分中下级武士为首,武力推翻幕府统治。1868年。幕府统治危机解决办法:通过倒幕运动实施明治维新。1868年明治天皇欧美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P119政治上、经济上、社会生活上①使日本从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②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③但日本强大后,走上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人物:学习对象:性质:▲内容:影响:明治维新★对外侵略的军国主义道路实例:1894~1895年,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影响:签订中日《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第120页“练一练·”: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性质的革命或改革中不包括()A.美国南北战争B.俄国废除奴隶制C.日本明治维新D.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D重视教育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有利于培养各种人才有利于科技的发展有利于向欧美等先进国家学习明治维新1861年农奴制改革资产阶级性质改革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因为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转折P120页图:东京街头有了电灯19世纪晚期,随着明治维新的推行,许多新的事物不断引进日本,电灯就是其中一例。从图中可看出当时东京已有了铁路和火车。评价1861年改革客观上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农奴获得“自由”。为工厂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农奴获得份地时支付的巨额赎金,转化为资本。因此,1861年改革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步伐,成为俄国历史上一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