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第二课时)靖江市莲沁小学郭家军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用“自豪”说话,并能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进行表达。3、理解骆驼的驼峰、睫毛和脚掌在沙漠中的作用。懂得不能靠外表评判事物的好坏,而该看它的作用的道理,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教学重点:体会脚掌、驼峰眼毛在沙漠中的作用,体会小骆驼心情变化的原因过程,从而体味小骆驼的自豪之情。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透过文本,懂得判断一种事物美不美,不能光看外表,而要看它的用途。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树立自信心。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激疑导学。1、揭示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4课——(生读课题)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2、引背。通过上节课1、2两自然段的学习,我们知道小红马觉得小骆驼的脚掌(又大又厚),眼皮上(长着两层眼毛),背上(还有两个肉疙瘩),多难看呀!听了小红马的话,小骆驼觉得(挺委屈)。相机板书:脚掌大、厚睫毛两层驼峰肉疙瘩(委屈)3、激疑导学。小骆驼先是很委屈,后来怎么又觉得应该自豪才对呢?(板书问号)小骆驼有个智慧的妈妈,她带着委屈的孩子亲自到沙漠感受了!我们一起跟着去,好吗?二、情境铺垫,指导读出词组的意思。1、去沙漠之前,谁先说一说你对沙漠的了解?(学生自由说:没有植物、非常干旱、无边无际)2、老师也带来了几张沙漠的图片,一起来看看。(点击课件)师补充:沙漠广大无边,气候干燥,很少有绿色植物。水流也很少,风沙很大,而夏季的沙漠气候炎热,沙子很烫。如果人在沙漠里行走,随时会有生命危险。3、课文里的沙漠又是怎样的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三、四自然段,找出描写沙漠的短语,完成这个填空:()的沙漠4、结合回答,出示沙漠短语。(茫茫)的大沙漠(沙子松散)的沙漠(无边无际)的沙漠(风沙铺天盖地)的沙漠(1)读出意思。师指导:同学们,读词语的时候要边读边想象词语所描绘的画面,把它要表达的意思也读出来。①比如:第一个词组:茫茫的大沙漠。什么叫茫茫?生:无边无际。师:假如我们现在就站在茫茫的大沙漠里,眼前的沙漠除了无边无际外,满是漫地的黄沙,你能看清楚吗?这就叫---茫茫。请几个同学读这个词。请读的好的同学把你朗读的技巧告诉大家!从他的朗读里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师带读,生读。(真是无边无际看不清啊!)再读得飘渺些!②再看这个词:沙子松散的沙漠。来,在沙漠里走两步,会怎么样?生回答:深一脚、浅一脚、很滑、走得艰难。请你读读你脚下的沙子!指名几个同学读。在沙漠里可要站稳了啊!③这个词:风沙铺天盖地的沙漠。沙漠里真是风大,沙也大啊!一阵风吹过来,哇,到处都是沙子。多么可怕的沙漠啊!一起读:风沙铺天盖地的沙漠。④最后一个词组就更好读了,读出它的样子来!无边无际的沙漠齐读,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读好这些词组,再次感受这沙漠的环境!5、读完这几个词后,你能用一句话概括沙漠环境留给你的印象吗?(不得不让我们觉得——沙漠里的环境非常恶劣)你看,作者通过几个词语的描写,沙漠的特点就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平时写作文也要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手法。6、小结:了解完沙漠后,让我们赶快来听一听骆驼母子在说些什么吧!三、创设情境,精读三四自然段。1、师:请你再次默读课本3、4自然段,找出骆驼的脚掌、睫毛、驼峰在沙漠里的作用。学生回答。2、创设情境,深入体会脚掌睫毛驼峰的作用。①师:看,小骆驼和妈妈已经走在了茫茫的大沙漠,脚下就是松散的沙子,我们快点跟上吧!师:哎哟,我们的脚怎么陷进沙子里去了?大家快来帮忙拔呀!拔得出来吗?快看看骆驼母子俩怎么样?小骆驼你可别陷下去啊!咦,竟然行走自如!这是怎么回事?谁能把骆驼妈妈的话找出来读一读?出示:骆驼妈妈指着脚下松散的沙子,对小骆驼说:“多亏我们的脚掌长得又大又厚,如果我们的脚也向小红马那样,陷进沙子里怎么拔得出来呢?”你能把这个问句改成不用问号的句子吗?听出骆驼妈妈说话的心情了吗?从哪些词语听出来的?(多亏)哦,骆驼妈妈这时多么自豪,再看看我们的狼狈样,就因为这脚和小红马的脚一样都太小了,所以,才陷进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