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了解孙中山早期的主要革命活动掌握同盟会的革命纲领和武昌起义的历史影响等能力训练过程方法观察想象体会三民主义的影响以及辛亥革命在民众中产生的巨大震撼力探究思考提取信息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辛亥革命既是成功的又是失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比较联系同盟会政治纲领与三民主义的联系与区别,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维新派的历史联系与本质区别情感态度价值观爱国情感使学生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传统的发扬光大进取意识武昌起义的枪声是辛亥志士不屈不挠革命精神的张扬。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不断进取的精神,将鼓舞我们完成民族复兴大业教学重点: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其纲领,武昌起义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教学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学法指导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课文中的图画和形势图等,提示或教给学生一些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角度,以培养学生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2.学习历史要注意对历史知识的比较和联系,本课中的兴中会创立和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可指导学生制成简表进行比较分析,以探求较好的学习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强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构。教学理论广东香山(今中山市)翠亨村人。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为了改造中国耗尽毕生的精力,在历史上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在政治上也为后继者留下珍贵遗产。孙中山孙中山弃医救国孙中山弃医救国孙中山弃医救国孙中山弃医救国说一说孙中山为什么要放弃医生职业?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它提出要推翻清皇朝专制统治,建立像美利坚和众国那样的共和国。它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初步形成。一、孙中山创建革命党1、成立兴中会(檀香山)一、孙中山创建革命党1、1894年,成立兴中会(檀香山)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2、1905年,成立同盟会(日本东京)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的成立时间:时间:19051905年年88月月地点:地点:东京组织者: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组织者: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均地权性质: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性质: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政党作用: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运动作用: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运动机关刊物:《民报》革命纲领:三民主义孙中山早期的革命活动兴中会的成立革命团体的相继建立组织基础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暴力推翻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思想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不断发展壮大阶级基础中国同盟会(1905、8)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历史条件民权主义:建立民国。即推翻封建专制主义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孙中山提出了建国三序,即军法之制,约法之制,宪法之制。还提出了五权宪法即在立法、行政、司法之外再增添考选、监察权的主张。三民主义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推翻清政府,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为民族独立的中国。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是同反对帝国主义联系在一起的。孙中山的民族主义因袭了资产阶级建立民族国家的思想,但他反对种族复仇主义。孙中山民族主义是同反封建联系在一起的。民生主义:平均地权。即通过平均地权的办法,避免贫富悬殊,预防将来的社会革命。其核心是解决土地问题,具体办法是平均地权,核定地价,按价收税,涨价归公。三民主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出现的比较完备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以民族主义为基础,以民权主义为核心,以民生主义为重要补充,反映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特点,符合当时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的愿望。三民主义是真正人民的真正伟大思想。———列宁名称名称时间时间地点地点创建人创建人纲领(或誓言)纲领(或誓言)性质性质兴中会兴中会18941894年年檀香山檀香山孙中山孙中山““驱除鞑虏,恢复中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创立合众政府。”中国第一个资产中国第一个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