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与大家交流的话题是:阅读是青春成长的必修课大家都很关注关心自己孩子的成长。我觉得,在一个青少年的成长历程中,阅读是不可或缺的。这里的阅读,指的是在各门学科教学内容之外的阅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课外阅读。当然,现在有许多学校开展了专门的阅读课程或阅读活动,这也是我们这里所讲的阅读。我为什么认为阅读是成长中不可缺少的呢?我有这么一段话:如何才能保证学生在宝贵的少年时光能够通过阅读融入世界而不被隔离,能够借助文本寻找心灵的知音而不致孤独,能够在智者们的引领下快乐成长而不致迷路,能够在纯正丰富的言语世界中遨游浸染而不致失语,这是每一个有良知的语文教师孜孜不倦的追求,也是我这些年来一贯的努力。也就是说,阅读是让青少年融入世界的一个重要的不可替代的通道。这个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要求。难以想象,一个现在的孩子不阅读而能够理解这个世界,能够很好地融入他生活的世界。这个世界包括时、空两纬,阅读可以打破时空的界限。现代人是孤独的,独生子女尤其如此。阅读可以让我们找到心灵的知音。这种体验,相信有经常阅读的人一定有。有时候,我们会被一段文字打动,会突然觉得作者的心与自己靠得很近。我们会在阅读中发现自我,这就是我说的“能够借助文本寻找心灵的知音而不致孤独”。青春的成长需要指引者,在现实生活中,有时,我们会比较幸运地遇到这样的指引者,但这种幸运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遇到的。更何况,人无完人,有时距离太近了,会让我们看到太阳的黑子。“距离产生美”,文字将我们与智者的距离稍稍拉远,让我们可以从容远观。这种稍稍有距离的引领会让青春的成长更加有方向感,让前方更加明亮。阅读对于语言的学习,意义也是很重大的。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有时会给涉世尚浅的青少年带来一些混乱。而纯正的阅读品位可以让孩子获得纯正的语言修养。当然,上面这些只是一些道理。只讲道理,可能对大家帮助不大,但是不明道理会走偏路子。一些家长心情比较急切,对阅读功用的理解也比较功利化,想急于通过阅读来提高成绩,这容易导致阅读内容与方式过偏过狭窄。阅读当然有助于语文成绩的提高,这毫无疑问,大家只要关心一下我们现在的中高考语文试卷,就会发现,缺乏阅读的学生在考试中是会吃亏的。但分数只是阅读的副产品,不应该是阅读最主要的价值追求。让孩子的青春健康起来、快乐起来、丰富起来,让人生的宽度、深度得到拓展,这才是阅读应有的价值追求。那么,怎样培养阅读的兴趣、习惯、能力呢?这是我们大家要关心的具体问题。其实,阅读并不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生活方式。所以在孩子阅读兴趣、习惯的培养上,大家首先要从自己的日常生活做起。家中有书吗?不要只有教科书啊!常常上书店或图书馆吗?有没有经常性的阅读习惯?出门时包中有没有带书?这些都是很具体的生活习惯。有这样习惯的家庭,孩子的阅读兴趣、习惯一般不会差。当然,随着孩子的长大,要有一些阅读方面的规划,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首先从阅读的内容开始建设。从童书、绘本,到少年读物、杂志,到比较专业的书籍、期刊,不断积淀、积累。从文学到历史,到科学,到心理学人文书籍等,不断拓展、加深。内容有了,再注意形式与方法。没有阅读的内容,方法是空的,是无效的。亲子共读、参加一些社会读书活动(包括报刊、网络上的)等,都是好的形式。从口头交流到书面交流,从摘抄到点评到赏析到评论,逐渐地拓展、提升。没有一种固定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具体的方法因人而宜,要在具体的阅读中获得。当然,也有一些基本的原则。例如说,不动笔墨不读书,也就是不要只看而不思考不交流。“动笔墨”是一种通俗的传统说法。现在的“动笔墨”的方式很多,当然不是说看所有书都要“动笔墨”,有些时候也需要随便翻翻式的阅读,但不能都不动笔墨。下面我开始回答一些问题,同时将自己的一些想法再揉进去。问:孩子喜欢看书,但只喜欢看玄幻小说怎么办?答:要引导。引导的方法很多,例如带他看一些不是玄幻内容的影视什么的,培养他新的兴趣点,用新的兴趣点去替代他对玄幻小说的迷恋。问:初一学生现在看哪一类书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