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七中中考模拟考试综合理科试题(6.11)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1、以下现象中,主要用到光沿直线传播来解释的是:A、水中倒影B、杯弓蛇影C、海市蜃楼D、立竿见影2、寒冷的冬天,小明同学用手指在教室的窗户上写字,对于这一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窗户上的白雾是空气遇冷液化而成的。B、白雾附着在窗户玻璃的外表面上。C、白雾在窗户玻璃上,窗户玻璃对光线进行漫反射。D、白雾就是大量的水蒸气。3、以下关于日常生活中的估测正确错误的是:A、正常人的步行速度大约是3.8km/hB、一台笔记本电脑的功率大约是1.5kwC、一辆自行车的质量大约10kgD、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104pa4、如图所示,将一只密度计分别放在甲乙两种液体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甲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B、密度计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小一些。C、甲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一些。D、密度计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小一些。5、一盏标有“6v3w”的小灯泡,要接在9v的电源上需要串联一个电阻,以下所给灯泡中,适合串联的是:A、2v2wB、3V1.5wC、6V1.5wD、1.5V0.375w6、如图所示电路中,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各电表的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A、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B、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比值变大C、电灯亮度变弱D、电压表变大,电流表不变。7、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干冰升华B、钢铁生锈C、水分蒸发D、冰雪融化8、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KMnO4B、O2C、H2O2D、空气9、下列认识和行为不正确的是:A、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B、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再循环利用C、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处理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不会造成水体污染10、下列物质属于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A、塑料B、羊毛C、棉花D、乙醇11、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间没有间隔B、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C、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D、分子在不断地运动12、尿素是农业生产中常用一种化肥,其化学式是CO(NH2)2,下列有关尿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尿素中含有氢分子B、尿素是由碳、氧、氮、氢四种元素组成C、尿素中共含有8个原子D、尿素在农业上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复合肥13、上海盛绿等食品公司,向面粉中添加柠檬黄(混有铬酸铅,化学式为PbCrO4)制作“染色”馒头。食用“染色”馒头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已知铬酸铅中铅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则铬元素(Cr)的化合价为:A、+6B、+4C、+2D、+114、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原子中的A、质子数B、中子数C、电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15、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温度计受热时水银柱上升,是因为汞原子受热时体积变大C.稀盐酸和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是因为它们溶液中都含H+D.20mL酒精和2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40mL,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间隔16、下列除去杂质所选择的试剂错误的是:选项物质杂质所选试剂ACO2水蒸气浓硫酸BCaCl2溶液盐酸CaCO3CCuCuO稀盐酸DNaCl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17、请指出下列四条食物链中,正确的是A.阳光→草→兔→狼B.草→昆虫→青蛙→蛇C.蛇→青蛙→昆虫→草D.草→蝗虫→细菌和真菌18、小明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发现视野内有一污点,转动目镜和移动装片时,污点均不动,你认为污点最可能位于下列哪一结构上A.反光镜B.目镜C.物镜D.装片19、以下两项都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A.蜜蜂筑巢、狗沿途撒尿B.蚯蚓走迷宫、猫抓老鼠C.大山雀喝牛奶、萤火虫发光D.孔雀开屏、黑猩猩钓取食物20、自然界中动物种类繁多,形态千差万别,请分辨出下列哪种描述是错误的A.鸟类的身体大都呈流线型,有与肺相通的气囊B.哺乳动物大都体表被毛,胎生C.鱼属于脊椎动物,体温会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D.蚯蚓身体分节,因此蚯蚓属于节肢动物21、下列反射活动中,不是人类特有的反射是A.聋哑学校的老师用“手语”和学生交谈B.看了感人的电影,同学们哭了C.听说前面有一片梅林,士兵们立刻缓解了饥渴D.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22、依据上图①~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示①、②分别是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结构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