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的审题和立意决定了他的这篇文章的好坏,立意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尤其是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审题立意更是让学生发怵,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首先,要始终把审题立意作为写作训练的重点。审题立意训练不是我们用几节课时就完成的,在制定计划是应贯穿整个写作训练,无论训练结构、开头、结尾文采等,都要和审题立意联系起来,反复讲,反复练。其次,要多指导学生如何审题立意。对于材料和话题作文的审题立意,开始要训练他们从多角度思考、分析、立意,让学生尽可能找全角度而不要有遗漏;然后训练学生在立意时要“准”,即找出最佳立意。一则材料会从不同的角度立意但有的立意会偏题或跑题,这就要反复训练学生,尽可能让学生用横向立意:就是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思维顺着原材料所告诉读者的指向去考虑,这样能紧扣材料的基本倾向、主要观点,因而不会出现偏题、走题的现象。再次,清人王夫之说:“意尤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没有统帅的军队是乌合之众,没有主题的文章就没有灵魂,没有生命。针对作文题,弄清结构,抓准“题眼”,把握好题意。准确理解题后的“要求”,明确文题限制。在审题过程中,我们除了要审视题目本身以外,还必须对题后的“要求”反复阅读与思考。也就是说,对题后的“要求”理解,同样是审题过程中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如果我们在写作中能够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审题立意,就不会找偏或找错观点,更重要的是会指导我们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来思考同一材料,那我们写出来的文章也就会千姿百态,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