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申报书论文名称浅谈在高中体育课堂中学生出现的不良情绪及调节方法所属类别体育教学作者姓名胡敏工作单位衡阳市第八中学联系电话138734601482014年3月3日作者基本情况论文名称浅谈在高中体育课堂中学生出现的不良情绪及调节方法所属类别体育教学第一作者姓名胡敏性别女民族汉族出生年月1973.12行政职务专业职务中学一级教师研究专长体育教学最后学历本科最后学位工作单位衡阳市第八中学电子邮箱651278251@163.com通讯地址湖南市第八中学邮政编码421007联系电话手机13873460148其他作者姓名浅谈在高中体育课堂中学生出现的不良情绪及调节方法【内容摘要】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的情绪变化对教学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如何调节好学生的情绪对体育教育工作者突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从自己的教学经验中浅谈了在体育教学中如何注意观察学生情绪并调节好学生情绪,培养全体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在运动中树立信心,找到快乐,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关键词】体育教学情绪学生措施一、引言体育教学的特点是公开化、群体化,所有学生的展示都是在众目睽睽之下,毫无任何隐蔽度。判断能力、承受能力尚未成熟的学生,容易在这种直接的练习中产生各种正面或负面的情绪,而且这些心理情绪具有很强的接受性和爆发性,其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如果在体育教学中不能很好调节和控制学生的情绪,往往容易在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之间发生一些不愉快的局面。二、情绪的种类及产生的原因“情绪是人们情感的特殊状态,伴随机体活动的产生,敏锐地反映外界环境变化。”在体育教学中各种情绪的表现对学生运动技术的掌握的影响最为直接和明显。情绪具有两极性:一种是积极情绪,对行为起着积极,鼓舞作用;另一种是消极情绪,对行为起着消极和负面作用,强度越大危害也就越大。因此,对消极情绪必须及时采取心理调节并加以控制,否则会对教学起到阻碍作用。要做到对症下药,首先要了解产生消极情绪的起因,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种消极情绪状态。2.1惰性心理从众情绪惰性化心理通常是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任务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造成这种惰性化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个体在群体活动中责任意识的降低,被评价的焦虑减弱,因而行为的动力也相应下降.在体育教学中这种现象常常都能观察到。如准备活动部分,跑步是常用的手段,通常跑步时一个班级会有二三个学生因为各种生理原因而不能参加热身跑步,这种现象本来是正常的。可我们会发现不参加跑步的人越来越多,有时还会达到十来个,教师明明知道有的学生是借口不跑步,但是缺乏有效的证据说明他们在说谎。这就是惰性在作怪,出现了从众的消极情绪。通常容易出现这样的现象的学生是一些自制力比较差,意志不太坚强,体育意识不强的学生。教师一但不就此类现象进行正确的引导,其不良的影响会波及到整个班级的学习态度。2.2去个性化心理异常情绪心理学解释去个性化心理是一种自我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降低的状态。个体在去个性化状态下行为的责任意识明显丧失,会做出一些通常不会做的行为。体育教学中,学生常常会出现去个性化的现象,例如在集体跑步过程中,如有一名学生故意在跺脚跑步,马上会出现好几个人跟着跺脚,甚至全班大多数同学都跟着跺脚;如果在练习的过程中有同学因为失误出现摔倒,马上会有部分同学跟着起哄,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这种现象就是去个性化心理所表现出来的异常情绪,这种现象在群体活动中最常见。这种情境下,学生往往表现得异常兴奋,不断重复一些不可思议的行为而不能停止,尽管事后他们也会因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然而一但到了特定的情境,他们依然容易出现这种亢奋的异常情绪。2.3嫉妒心理引起对抗情绪嫉妒是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绪状态。体育教学的特点之一是学生的体质有好有差,同一个项目的练习,有的学生能迅速完成,有的学生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努力才能完成,还有的学生可能通过不断努力也完成不好。但是学生偏偏不能正确认识,当他们因为在学习过程中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