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素材:一、曹刿论战全文翻译: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我们鲁国,鲁庄公将要迎战。曹刿请求庄公接见。他的同乡说:“大官们会谋划这件事的,你又何必参与呢?”曹刿说:“大官们眼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于是进宫廷去见庄公。曹刿问庄公:“您凭什么跟齐国打仗?”庄公说:“衣食是使人生活安定的东西,我不敢独自占有,一定拿来分给别人。”曹刿说:“这种小恩小惠不能遍及百姓,老百姓是不会听从您的。”庄公说:“祭祀用的牛羊、玉帛之类,我从来不敢虚报数目,一定要做到诚实可信。”曹刿说:“这点诚意难以使人信服,神是不会保佑您的。”庄公说:“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根据实情判断。”曹刿说:“这才是尽本职的事,可以凭这一点去打仗。作战时请允许我跟您去。”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在长勺和齐军作战。庄公(一上阵)就要击鼓进军,曹刿说:“(现在)不行。”齐军擂过三通战鼓后,曹刿说:“可以击鼓进军啦。”齐军大败。庄公正要下令追击,曹刿说:“还不行。”(说完就)下车去察看齐军的车印,又登上车前横木望齐军(的队形),(这才)说:“可以追击了。”于是追击齐军。打了胜仗以后,鲁庄公询问取胜的原因。曹刿答道:“打仗,是要靠勇气的。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们的勇气,二通鼓时勇气减弱,到三通鼓时勇气已经枯竭了。敌方的勇气已经枯竭而我方的勇气正盛,所以打败了他们。(齐是)大国,难以摸清(它的情况),怕的是有埋伏,我发现他们的车印混乱,军旗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击他们。”二、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1、“淝水大战”是东晋击败前奏大将苻坚的著名战役。公元383年,前秦荷坚强征各族人民,组成九十万军队,大举南下。东晋宰相谢安命谢玄率北府兵八万迎战,大破秦军.谢玄乘胜攻占洛阳、鼓城等地。苻坚逃至关中,后为姚苌所杀。2、官渡之战建安四年六月,袁绍精兵10万战马万匹,南下进攻许昌试图依靠军力优势,打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双方各有胜负于官渡对峙。同年十月,袁绍谋士许攸投降曹操,建议曹操奇袭乌巢烧其辎重,成功.袁绍军溃败。3、赤壁之战公元208年,曹操挥军100多万南下,意欲扫平当前最后两个军阀——刘备、孙权孙刘慌乱不已,最后决定两家联盟,共退曹军。庞统巧献连环计,将曹操战船连为一片。于是诸葛亮先是利用地利草船借箭,再是利用天时巧借东风,黄盖假降乘机举起烈火,火烧赤壁,燃烧了曹操所有战船,并将曹操巧封华容道,却被关羽念及旧情而释放,曹操虽未死,但挫其锐气,毁其精锐,三足鼎立之势便成。三、关于成语“一鼓作气”。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士气。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辨形]作;不能写作“做”。[近义]一气呵成、趁热打铁。[反义]一败如水、一败涂地、偃旗息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