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忆秦娥”世传李白首制此词,“秦娥梦断秦楼月”,故名。又名“秦楼月”、“碧云深”,双调。1、词:又名“长短句”、“诗余”等。2、词可以分为上下两段,叫做“片”或“阕”。3、词的分类①篇幅:②风格:婉约词和豪放词4、词牌名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写作背景:1935年1月16日至18日,遵义会议开了三天,随后红军经娄山关北上四川,想和张国焘的红四方面军会合。2月5日,博古把军事指挥权正式移交给毛泽东。毛泽东率军攻打失利,于是,他当机立断,决定放弃和张国焘会合这一长征初始目标,回贵州攻打战斗力薄弱的黔军。这是长征途中最重大的战略转折。黔军企图凭娄山关天险力阻红军,会合川军、滇军和中央军聚歼红军于云、贵、川交界处。彭德怀亲自带兵急行军在2月26日下午抢占娄山关,接着几天,又在娄山关周围歼敌二个师,取得了自从惨败湘江,损失一半人马以来的长征途上的第一个大胜利。这首词作于2月26日左右。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点明时间和环境。西风、霜晨、残月、雁叫,造成一种紧张热烈而又带几分肃穆的气氛。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从听觉来写行军,强化寂静、严肃乃至压抑的行军氛围碎:细碎,写出了马蹄声杂沓轻疾,表现行军之急、行军之快。咽:形容晨风中军号时断时续,既表现了红军斗争生活的艰苦卓绝,又渲染了行军途中庄严肃穆的气氛。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以动写静、以有声衬托无声写出了战地行军的肃穆,红军慷慨赴敌的英雄气概和坚毅沉着的革命风度,为下阕艰苦越过娄山关作铺垫。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漫道:不要说。对险阻的蔑视对据险顽抗之敌的鄙视从头:重新开始。6、7句:全词中心,写娄山关之险要,反衬红军英勇豪迈的气概和胜利的自豪,艺术地反映遵义会议这个伟大历史转折带来的巨变。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比喻:把山比作海,以血形容太阳。9、10句:写景、抒情——色彩浓烈,波澜壮阔,气势雄浑。苍山象征革命征途上还会遇到更多的关隘,面临更多的困难。如血的残阳象征革命的胜利需要红军战士浴血奋战、前赴后继,辉煌的胜利是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预示着未来斗争的艰辛曲折。写作手法:1、侧写描写娄山关战斗2、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主题:通过对娄山关战斗的侧面描写,表现了红军战士不畏艰难、不怕牺牲,敢于战胜一切困难、压倒一切敌人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必胜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