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用)文有中心妙笔方生花——初一年级叙事作文如何突出中心教学目标:1.通过《秋天的怀念》的分解学习,让学生对作文的题目、结尾、材料中的细致描写这三方面与中心的关系有一定的认识了解。2.借助有关资料,自主认识“中心”“突出中心”的含义、作用。3.通过合作探究,逐步学习叙事作文如何突出中心。4.小小写作实践,尝试课堂所学突出中心的方法。教学重点:通过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对作文突出中心有一个初步的全局意识,即题目与中心、结尾与中心、描写与中心。教学难点:通过合作探究,学习“细致描写,凸显中心”的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准备:印发导学案)一.导入——认识“中心”“突出中心”的含义、作用。1.说一说词语含义灿舌如莲:比喻说话有文采,美妙。妙笔生花:把事件或者人物写得活灵活现,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2.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116)中心,是文章传达出来的作者的基本观点、态度、情感和意图也就是作者写作文章的主旨所在。有了中心,写文章就有了主心骨;没有中心,或者中心不明确,文章就会像一盘散沙,叫人不知所云。二.探究学习——以《秋天的怀念》为载体,逐步学习作文如何突出中心我们初一同学以叙事作文为主。《秋天的怀念》是一篇叙事文章,饱含浓烈深沉的感情。我们一起来对《秋天的怀念》进行三次分解探究学习,看看从这篇文章中,能得到关于作文中心的哪些收获。1.探究一:恰当题目,初显中心①默读《秋天的怀念》改文一。观察并思考所叙事件,重新拟定一个题目。(3分钟)②分享拟定的题目。(题目评价:注意口头语言----抓取主要事件、抓取主要情感、抓取事件片段。)③讨论,这些题目与原题目《秋天的怀念》,哪一个题目更好——恰当的题目,初显中心。(原题目分析----抓取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对母亲的怀念情感,既符合实情,又暗示了生命的成熟、思想感情的沉淀,在风淡云轻的秋天,在菊花绽放的秋天,在成熟的季节,作者的思想也成熟了,他真正体会了母爱的坚韧、伟大,懂得了母亲的期望,悟出了生命的意义。以《秋天的怀念》为题目,既符合实情,又有丰富的含义,初步显示了文章的中心)(探究一:作文题目拟定恰当,可以初步显示中心)2.探究二:结尾点题,揭示中心①阅读《秋天的怀念》改文二,齐读划横线的语句。②划横线的语句是结尾,它写了什么,有什么作用?结尾描写秋天北海各色菊花都是“泼泼洒洒,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的景象,展示菊花在寒风中顽强的生命力。给人以深深的感悟和启示,人,也正当如此才对呀:无论遭遇怎样的厄运,都要活得坚韧,活出自我生命的个性与美丽。这也正是母亲多次要求我去看花的的深刻含义和良苦用心,这就是怀念的核心,怀念的是母亲的无言的爱!③讨论结尾对于文章中心的重要作用——结尾点题,揭示中心这个结尾写景抒情,点题并揭示了中心。3.探究三:细致描写,凸显中心①齐读文中划双横线的语句。(分男女同学读)②选择划双横线的一个(一些)语句,分组讨论,写了什么,怎样写的。材料中增加了对母亲的语言、神态、动作等描写,使母亲这一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生动真实,更加感人,有力的凸显了中心。材料中增加了对母亲病情的侧面介绍。材料写出了一位活得最苦,却又无比慈爱、包容、细心、无私、坚韧、睿智的母亲。③讨论素材中的细致描写对于中心的重要作用——细致描写,凸显中心。材料中的母亲,无比感人,使中心更加凸显。三.实践展学阅读下面的文章,说一说自己的修改意见。词典的故事①十多年以前,为了买一本词典,我进入新华书店。②我把攥着一块钱人民币的手举起来,嘴里发出了很响的声音:“我要这本书!”书店里只有我,还有一个营业员。营业员走过来,和气地笑了:“你要买书吗?”我说:“是的。”③但是,营业员摇了摇头,她说:“我不能把这书卖给你。买这本书需要证明,证明你来自什么学校,是干什么的。”我说自己来自一个汉语叫马塘藏语叫卡尔古的小学,是那个学校的五年级学生。她说:“那你有证明都不行了。你们马塘是马尔康县的,刷经寺属于红原县。你要到你们县的书店去买。”听到这话,我哭了。④营业员吃惊地看着我。她说:“你真的这么喜欢这本书?”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