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党内民主建设思考党的**大指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党的**届四中全会又明确提出,“发展党内民主,是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并且把“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目标。因此,当前加强机关党建工作,必须把推进机关党内民主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进一步统一广大机关党员干部对发展机关党内民主问题的认识,保证机关党内民主建没沿着正确的方向积极稳妥、健康有序地发展。一、要科学认识党内民主的本质内涵科学认识党内民主,准确把握党内民主的本质内涵,足加强机关党内民主建设、推进党内民主健康发展的首要前提,电是贯穿于机关党内民主建设始终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关于党内民主及其本质,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有着一系列科学的论述。早在“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中,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就指出:所有盟员一律平等,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同盟各级组织的领导人都由选举产生,并且可以随时撤换;代表大会是同盟的立法机关,中央委员会是权力执行机关。他们明确提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恩格斯在阐述党的性质时还指出:“任何民主的政党,……除非具有明显的工人阶级性质,就不可能取得真正的成就。抛弃这种性质,就只有宗派和欺骗”。列宁在建立俄国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过程中,也曾反复引用“先进阶级的民主政党”和党内“工人民主制”的概念,强调“俄国社会民主党是根据民主原则组织起来的”。他还强调,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在领导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也高度重视党内民主建设。早在20世纪40年代中期,毛泽东在回答黄炎培提出的“历史周期率”时,就明确指出,我们已找到新路,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邓小平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时,还提出了“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第1页共10页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著名论断。可见,按照马克思主义对无产阶级党内民主的论证,党的阶级性质、历史使命和党员的党性、权利义务决定党内民主;工人阶级政党作为一个民主政党,党员是其党内权利的主体,这就是工人阶级政党的本质属性。按照党内民主的这一本质含义,党内民主首先是一种党员当家做主的政治权利。根据这一政治权利,党内民主的基本原则应包括:其一,权利主体原则。即党员在党内当家做主,必须通过党员的民主权利来体现。在党内,党员是权利的主体,对党内重大事务具有最终决定权。其二,权利平等原则。即党员作为党的主体,有权平等地直接或间接地决定党内的一切重大事务。所有党员在党内一律平等,都有平等地参与党内各种事务的权利,这是党内民主的精髓和核心,是实现党内民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党员权利的平等,也就意味着党员在党内地位的平等:其三、多数决定原则。即党员在党内参与和讨论党内重大事务时,必须坚持少数服从多数,个人服从组织。其四,选举和监督原则。选举权和监督权是民主的两个基本要素。它们既是实现党内民主的重要形式,又是实现党内民主的重要保证。按照党内民主的这一本质含义,党内民主的基本内涵应定义为:每个党员和党组织都有按党章规定,参与、决定和管理党内事务的权利和义务,所有党员在党章面前一律平等,在党内政治生活中一律平等。党员的权利包括行使表决权、选举权,有被选举权;在党的会议上有根据地批评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向党负责地揭发、检举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违法乱纪的事实,要求处分违法乱纪的党员,要求罢免或撤换不称职的干部;对党的决议和政策如有不同意见,在坚决执行的前提下,可以保留,并且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可见,充分尊重全体党员的权利,反映全体党员的共同愿望和意志,凝聚全党的智慧和力量,发挥广大党员和各级党组织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制定和执行,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为完成党肩负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这就是我们党所要发展的党内民主及其本质。第2页共10页推进机关党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