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木兰诗》教学设计VIP免费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木兰诗》教学设计_第1页
1/4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木兰诗》教学设计_第2页
2/4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木兰诗》教学设计_第3页
3/4
《木兰诗》教学设计霸州市第二中学徐淑娟教学目标:1.背诵诗歌,领会诗歌大意及其表达的思想感情。2.感受木兰这一艺术形象的魅力。3.体会民歌刚健清新的特色,掌握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4.了解诗歌表现的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重点难点:研读刻画木兰这一人物形象的重点段落;有感情的朗读;理解详略得当、繁简相宜的写作妙处。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平时听惯了流行歌曲,今天老师给大家换个口味,让我们来欣赏一段经典的豫剧片段,听完后请同学们告诉我这位女子是谁?(多媒体播放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你们了解她的相关情况吗?(生交流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继而展示幻灯片,让学生们体会花木兰在人们心中的重要地位及影响)师:想想一个生活在千百年前的女子到底有什么魅力让世人广为流传,家喻户晓,甚至风靡世界,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来欣赏记载这位传奇人物最初的作品——乐府民歌《木兰诗》,相信大家一定会找到答案的。二、补充材料。解题:《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是是一首长篇叙事诗。它与《孔雀东南飞》被誉为乐府民歌中的“双璧”。三、自读课文理清思路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语气语调和情感)(从同学们的朗读中我充分感受到了大家对这乐府民歌的热爱,有句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那就让我们赶紧走进诗文吧!)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师:这是一首叙事诗,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到底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试着用简洁的文字来复述整个过程。(明确并板书)明确:停机叹息——代父从军——战前准备——奔赴战场——十年征战——还朝辞官——家人团聚——附文作赞问:在整个情节发展的过程中你们认为写得详细的都有哪些?(生思考回答)师:木兰当户织时的心事重重,准备行装时的活动,奔赴战场时的心态,回家后家人的欢乐,木兰重着“女儿装”时的欣喜等内容,都写得不厌其繁,细致入微。通过这些情节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木兰?五、品读诗文,赏析木兰的形象。(一)、抓住重点详写的句段揣摩木兰的心理变化历程,感受木兰的形象,指导朗读:1、小组讨论交流:(1)、带有感情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体会在此情节中人物的情感。(2)、按照“你所喜欢的情节是,我读出了(内容),它体现了木兰的(特点、心理、情感),需要用的语气语调来读。”的提示分析。2、在全班进行交流,师生共评并予以指导,总结木兰的形象特点(板书)3、观看视频,感受战争的残酷,感知木兰在战场上的英勇无畏的英雄形象,设想一下假如你就是木兰姑娘(发挥合理的想象),你如何讲述自己的战斗生活。——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加以描述4、课堂讨论:①木兰代父从军,可诗中对于十二年的艰苦、惨烈的战争、木兰的勇武却用了短短三十个字来表现,这又是什么原因呢?明确:这样处理详略,不只为了求得行文的变化,使结构疏密有致,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刻画人物,一个女孩儿在战场上拼杀了十年之久,立下了赫赫战功──“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其勇武强悍可知。但是作者和广大读者喜爱的并不是一个没有女性特点的女超人,所以,战场上的厮杀作者几笔带过,而把“木兰是女郎”作为构思的核心,着力写木兰作为女孩儿对父母的牵挂,写她的入闺房、巧梳妆,写她打扮得娉娉袅袅、光彩照人,另外,似乎还隐含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祝福,对战争的冷淡和远离。作用:(在结构上)详略得当,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在内容上)突出木兰的儿女情态,丰富了木兰的英雄性格,使得人物形象真实感人。六、课堂小结人们向来不稀罕赳赳武夫式的“顾大嫂”之流,中国也不乏娇滴滴莺声燕语般的“崔莺莺”这样标准的美人,但既有女儿的娇美又有男子的刚健的女性,在中国文学史上,却只有木兰这独特的一个!这种传奇色彩和美好的性格使木兰成为经千年而不衰的家喻户晓的女英雄的形象,深受人们喜爱。七、布置作业:(为木兰写一段感动中国人物的颁奖词)八、板书设计木兰诗《乐府民歌》停机叹息十年征战代父从军还朝辞官战前准备回乡团聚奔赴边...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木兰诗》教学设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