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课导入大家看我们语文课本封面的“语文”二字,知道是谁写的吗?它出自我们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之手。字体浑厚圆润,气概凛然,正如叶老先生的品格:宽厚待人,严于律己。今天,让我们一起跟随张中行先生,看看他眼中的叶圣陶先生。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感知课文内容;理解叶圣陶先生过人的品行。领会他的语文主张。2.学习以小见大、叙议结合的写人记事的写作方法,体会本文平易朴素、内涵深厚的特点。3.学习叶圣陶的高尚品德。教学重点:理解叶圣陶先生过人的品行,领会他的语文主张。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草率()生疏()商酌()恳切()譬如()朦胧()累赘()拖沓()妥帖()诲人不倦()不耻下问()鞠躬尽瘁()颠沛流离()二、检查预习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shuàishūzhuókěnpìrúlóngzhuìtàtuǒtiēhuìjuànchǐjūgōngjìncuìdiānpèiliúlí2.根据下面意思,写出相关的词语。(1)轻率,不慎重,做事不认真,敷衍了事。()(2)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3)商量斟酌。()(4)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5)形容做事拖拉,不爽利,不简洁。()(6)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7)以自己的行动做出表率。()(8)竭尽所能,贡献出全部力量。()草率不耻下问商酌颠沛流离拖沓诲人不倦以身作则鞠躬尽瘁3.叶圣陶简介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秉臣,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1916年,进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尚公学校执教,推出第一个童话故事《稻草人》。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1923年,发表长篇小说《倪焕之》。解放后,叶圣陶曾担任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代表作品:短篇小说集《隔膜》,长篇小说《倪焕之》,散文集《脚步集》《西川集》,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并编辑过几十种课本,写过十几本语文教育论著。4.作者简介张中行(1909—2006),原名张璇,学名张璿,河北省香河县人,著名学者、散文家。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合作编著有《文言文选读》《文言读本续编》;编著有《文言常识》《文言津逮》《佛教与中国文学》等;代表作有随笔集《负暄琐话》等。(一)整体感知读课文,了解本文主要内容,并思考下列问题:1.课文写了关于叶圣陶先生的几方面的内容?2.请理清文章的思路。(二)深层探究1.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缘由是什么?2.本文记述了叶圣陶先生哪些品德?分别用了哪些事例来体现?3.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来形容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这种风格具体讲是什么?(用书上的原话回答)4.从描写、叙事中具体分析人物形象四、展示点评(一)整体感知读课文,了解本文主要内容,并思考下列问题:1.课文写了关于叶圣陶先生的几方面的内容?【交流点拨】两方面:待人宽;律己严。2.请理清文章的思路。【交流点拨】第一部分(第1段):回忆叶圣陶先生逝世的时间及作者的悲哀。第二部分(第2段):总写叶圣陶先生的品德有过人之处。第三部分(第3-5段):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宽厚的一面。第四部分(第6-8段):详写叶圣陶先生律己严的一面。第五部分(第9段):谈学习和仿效叶先生语文主张的思考。(二)深层探究1.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缘由是什么?【交流点拨】叶圣陶先生去世了,作者内心无比悲哀,写此文以示纪念。2.本文记述了叶圣陶先生哪些品德?分别用了哪些事例来体现?【交流点拨】待人宽和律己严两方面品德。待人宽:(第3段)修改文章;(第4段)送客;(第5段)复信;律己严:(第6段)写文章追求明白如话“写话”;(第7段)文风重简洁;(第8段)写作求完美。作文、做人,力求完美,以身作则,鞠躬尽瘁3.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来形容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这种风格具体讲是什么?(用书上的原话回答)【交流点拨】“写话”。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还特别重视“简洁”。有事,或无事,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拦阻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才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