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苦”不是包医百病的良药“刻苦是刻苦者的通行证,慵懒是慵懒者的墓志铭。”多么激昂高亢的华丽语调,多么奋进催人的励志诤言,读着是激动,是愤青?胡子宏不愧为是一名文学高手,名副其实的“大忽悠”。但作为过来的经历者,我还是要说,“我们大多数的孩子能够做到这些吗?我们如此地让孩子在当今这样的社会下极力追求这种方式的学习生活又有多大现实意义呢?”作为两个儿子的父亲,作为负责任、敢担当的家长,我对孩子的教育曾付出了无限的艰辛和沉重的代价。为什么我的孩子最终却仍如此惨败?是自己遗传出了问题(天性),还是教育方法不对头?难道我郭俊禹就不希望我的孩子学习好、有出息吗?难道我的孩子不懂得大人的如此用心良苦?决不是“管孩子不得法”一句话能概括说清的。我对孩子的教育是把道理给你讲清楚,你自己看着办,从来不强求、严厉、严酷,更不会强加于人。因为我是从艰难中成长起来的,我深知无情决断、强求执行对心灵创伤的痛苦和无奈,我不希望自己孩子在我的痛斥中没有尊严地成长。我不是软弱,也不是溺爱,我理解孩子,孩子应该有自己的一片自由成长的空间。我相信孩子们应该明事理,懂得要好好学习的。我不会扼杀孩子本有的优良天性,我只是助推孩子成长,愿孩子能如愿长大。无论我们承认不承认,孩子们存在着智商的差异,这些差异有时后天是很难改变和缩小的。一些孩子聪明伶俐、好学上进,一些孩子天生愚拙,不是学习的“料”,即使严格说教,即使经历“爹死娘走”的打击,也不会改变他的意志,调动不起、激发不出刻苦学习、努力追求的精气神。或许性格使然,或许是人各有志,成才千万种,决不是一颗树上要吊死,有些人生来就存在这软肋,离开学习照样能生存。当年,我刻苦学习,苦苦挣扎,那是被逼无奈,唯一出路。经过我的努力,走出农村,实现理想,改变命运。如今,社会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条条大路通罗马,孩子们的生活环境宽松多了,特别是家庭生活条件的优越改善,社会负面关系的影响,孩子们早已没有了当年我们那种负重奋进、敢于拼搏的精神和人生奋斗追求了。“我打小就不爱学习”、“在校从来我就没好好学习过”。既然改变不了社会,就要适应社会,孩子们却过早地溶于了社会。我们生活在现实的社会,就要承认社会现实,空喊胡煽有多大用?理解孩子,承认孩子的缺陷吧。如今社会,对于一些孩子,特别是叛逆心理重的孩子,你“刻苦”过了头,或许适得其反,这方面的例子太多了。多少孩子承受不了学习的压力,做出了极端的事情,使我们家长遗憾终生、后悔莫及。每个家庭就这么一个孩子,我们何必逼迫孩子学习呢!阳光成长、快乐学习,因势利导,因地制宜才是良策所在。我们看看周围的一些孩子,家长不用严管,学习却很刻苦,考试成绩却很优秀,难道我们还不明白,“天生就是学习的料”,好学生不是管出来的。当然将来考上好校,就业就容易好些,生活质量就高些。但不是说我们如今在家长的“刻苦”管教下,就能实现“好结果”。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好,不是那个理。当今社会中,清北毕业生照样存在不如三本毕业生的生活质量的,走进社会,重新洗牌,虽然你起点高点,但未来的发展不一定就快。另外,追求的不同,幸福观也不同,自己感觉幸福就够了。你211毕业怎么样?说不定将来还会到三本毕业经理公司去打工呢。只有孩子阳光、健康才是根本和关键。胡子宏文章写得再好,我还是那句话,“只能学习这种做法的精神,却不能仿效实施”。就像全国各地教育工作者都来衡水参观高中教育后所说的那句话,“听着激动,看了感动,回去不动——我们学不了!”是的,我们的孩子永远成不了胡小鹄。胡子宏只是拿着他那宝贝儿子说天下,以偏概全、一叶遮天,他没有站到广大家长的角度来说事。衡水教育的高压管理,只是适应那些本身素质(智商)高的孩子,其实,走进我们的重点中学里仍有无数“破罐破摔”的孩子。是想,胡子宏“刻苦”系列文章和书籍发表出这么些年,影响了这些年,有哪位家长、哪位孩子如此这样做了,真正做到了吗?收到效果了吗?你写出来,家长也可以“现身说法”。理论的东西就是空虚的,孩子的教育是现实的。就像胡子宏每次在衡中的学堂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