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XX年与多党合作一、改革开放是多党合作的助推器改革开放充分证明了多党合作的可适性。30年改革开放中国的政治发展道路充分证明: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盲目照搬别国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模式,是不可能成功的;实行专制独裁统治,违背历史发展规律和人民意志,也必然要归于失败。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智慧的结晶,符合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实际,符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中华民族和而不同、兼容并蓄的优秀文化传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有利于全国13亿人口、56个民族的亲密团结,有利于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共同建设国家,是最符合中国国情的,是完全正确的。改革开放为多党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改革开放以来,各民主党派的社会基础发生了根本变化,民主党派已从具有进步性的民族资产阶段,小资产阶段的阶级联盟,发展成为各自所联系的、进步性与广泛性相统一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民主党派的总人数已从1978年的6.5万多人发展到2007年的72万多人,民主党派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格局中的参政党,在改革开放中,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30年来,多党合作制度和多党合作事业得以建立和不断完善。伴随着改革开放,1989年中共中央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走上制度化轨道。1993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被载入宪法,中国多党合作制度有了明确的宪法依据。2005年中共中央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建议》和2006年中共中央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使多党合作制度第1页共5页进一步规范化和程序化。30年的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在改革开放的大舞台上正逐步走向辉煌。改革开放30年来,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中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担任政府和司法机关领导职务成员、政府部门和司法机关特约人员的数量不断增加,总人数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截至2006年底,共有17.7万人当选各级人大代表,其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7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50人;省级人大常委会副主任41人,省级人大常委会委员462人;市级人大常委会副主任357人,市级人大常委会委员2084人。共有33.6万人担任各级政协委员,其中全国政协担任政协委员的有1343人,占委员总数的60%;担任政协常委的有195人,占常委总数的65.2%;担任副主席的有13人,占副主席总数的54.2%。共有3.1万人担XX县区处级以上领导职务,其中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国务院部委办、直属局担任领导职务副职18人;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有副省长、副主席、副市长24人;全国397个市(州、盟、区)人民政府中有356人担任副市(州、盟、区)长;有35人担任省级法院副院长和检察院副检察长,有141人担任地市级法院副院长和检察院副检察长;2007年有2人分别担任国务院科技部、卫生部部长。共有1.7万人担任各级政府部门和司法机关特约人员,其中87人担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监察部、国土资源部、审计署、税务总局的特约检察员、教育督导员、特约监察员、特约国土资源监察专员、特约审计员、特约税务监察员。二、多党合作成为改革开放的推动力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过程中,中国不但保持了长期快速的经济发展,同时也保持了政治上的高度稳定。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多党合作事业取得辉煌成就和成功经验表明,多党合作制改革开放30年与多党合作内容加载中...度的巩固和发展,为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多党合作成为改革开放的推动力。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格局中的参政党,在行动指南、工作任务、发展方向上第2页共5页与中国共产党保持高度一致,多党合作为改革开放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