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周敦颐宋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2、认识古代仁人不慕荣利,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3、学习莲花高洁的品质,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质。自学提纲一•1、从书中找出作者描写莲花可爱的句子。想一想,作者分别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2、这些描写突出了莲花的什么品质?莲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高洁庄重正直芳香清高自学提纲二•1、文中作者把“莲”比作君子,莲和君子有哪些相似之处呢|?作者认为君子应该是什么样的人?•(温馨提示:结合莲的品质或特点思考)•2、作者主要描写和赞美莲花,为什么还要写菊花和牡丹,目的是什么?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君子不同流合污通达正直不趋炎附势美名远扬品行高洁令人敬重难道作者写的只是莲花?作者写的不只是莲花,这不正是那不随世俗、洁身自好、豁达正直、绝不阿附、志洁行廉、德声远播、庄重严肃、受人敬重的“君子”形象的写照吗?作者托莲言志,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了自己向往美好理想,追求高尚情操,仰慕正直人格的进步思想与优美情趣。为什么写菊花?因为菊花不畏严寒,傲霜斗雪,品格高洁。菊花又是花中的隐士,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超凡脱俗,这符合陶渊明的处世态度。写菊是为了正面衬托莲品德高尚形象。文中为什么要写牡丹?因为牡丹色彩艳丽,妩媚动人,成为富贵者的象征。当时的世人都喜爱它,也就是说世人都追求富贵名利。作者写世人甚爱牡丹是从反面衬托莲的高洁品质,衬托莲的君子形象,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课堂小结:周敦颐独爱莲花,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格的描写,赞美正直高尚的气节,鄙弃了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的恶浊社会风气,表达了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采用了衬托、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表达了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