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全一册)第一部分教材知识梳理第二单元了解祖国爱我中华教材知识导航命题概览知识网络中考考点精讲考点梳理考题剖析备考新题演练随堂演练第五课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教材知识导航命题概览考纲链接1.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A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认识国情爱我中华)2.分析如何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C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认识国情爱我中华)考情总结1.考点定位:“传统美德”“民族精神”属于高频考点,“中华文化”属于基础考点。2.题型及试题形式、分值:“中华文化”以材料分析题的形式呈现,分值为2分。“传统美德”以情境探究题、材料分析题的形式呈现,分值为4分。“民族精神”以材料分析题、活动探究题的形式呈现,分值为4分。考情总结3.结合材料及类型:“中华文化”结合地方材料考查。“传统美德”结合生活情境、地方材料考查。“民族精神”结合热点材料、地方材料考查。4.设问类型:原因类、做法类、改错类、意义类。知识网络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灿烂的中华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传统美德薪火相传民族精神生生不息民族精神我传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各族人民相互团结,相互学习,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①_______、凝聚力和②_______之中中华文化的特点: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今天的中国、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生命力创造力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传统美德薪火相传我们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代代传承的⑤_____中华传统美德具有⑥__________、历久弥新的品质美德生生不息民族精神生生不息⑦_________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中华民族形成了以⑧________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伟大民族精神的作用中华民族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得以不断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我传承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青少年要努力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中考考点精讲考点梳理框题一灿烂的中华文化1.中华文化的组成和特点[2007.17(4)](1)组成: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化艺术,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完备而深刻的道德伦理(传统美德)等共同组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2)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2.请你列举几例中华特色文化(1)物质文化:长城;故宫;秦始皇兵马俑;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颐和园;武当山古建筑群等。(2)非物质文化:京剧;武术;汉字;书法;皮影戏等。(3)代表人物:老子、孔子、韩非子、李白、杜甫等。3.中华文化的地位及影响(1)地位: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2)影响: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优良的历史文化。这些文化传统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进步不断发展,深刻影响着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而且对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作用。4.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弘扬民族文化并不意味着不加以区别,毫无批判地全盘吸收,更不是简单地倒退复古。时代在前进,文化也在发展,传统文化只有融合新的时代精神,并且吸取其他文化的优点,从而保持生命力,才能放射出更加绚丽的光彩。5.青少年应如何积极发扬和传承中华文化?要努力学习中华文化,挖掘民族文化的精髓,在继承与创新中积极宣传中华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华文化,让中华文化不断走向世界。同时,要以开放的胸怀,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客观、平等地尊重文化差异,吸引和借鉴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成果,提升中华文化的创新能力。6.如何做到传承文化,推陈创新?[2014.16(3)涉及;2008.12涉及](1)传承本民族的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要珍惜优秀文化传统,保持本民族的文化特色。(2)学习和汲取民族文化的精粹,培养民族文化素养,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民族文化素养的人。(3)我们要站在时代的高起点上,取传统文化恒久之精华,去旧文化陈腐之糟粕,既坚持自己独特的根基,又博采世界各民族之所长,在时代的潮流中不断吐故纳新,建设起中华民族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