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VIP免费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_第1页
1/2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_第2页
2/2
第三课时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知识体系】【同步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一些地方下发文件,要求传统节庆教育要进入学校,规定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民族传统节日是学生必须重视的节日。加强传统节庆教育()①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举措②可以引导学生体验和感受节庆纪念日中蕴涵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③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归属感④有利于将民族文化融入世界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2、热爱祖国,具有高度的民族自豪感、责任心,源于()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B、国情C、民族和国家利益D、民族文化的认同感3、洋节,对于现代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过洋节的人也越来越多。造成“洋节日益流行,传统节日却逐渐被冷落和遗忘了”的原因是()①没有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对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缺乏正确的态度②民族的整体素质还不高,某些人崇洋媚外的思想还在作祟③某些传统文化缺乏时代感和生命力④民族文化已融入外来文化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一、你我共织中国结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1、文化认同的意义:只有文化上认同,才会有的共鸣,才能提高,增强和促进。2、中国结、中国印、福娃,都蕴含着深厚的。3、怎样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就是要积极继承,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和。二、情为祖国动1、面对民族、国家命运,我们应有的情感是:当民族、国家利益遭到侵犯,身处危亡时,我们;当民族、国家幸逢盛世,喜讯连连时,我们。2、热爱祖国,具有高度的民族自豪感、责任心,源于。这也是实现和的文化基础。3、积极行动起来,保护无形文化遗产。三、直面外来文化1、各民族文化交流日益增加,一方面,中华文化正,另一方面,大量涌入,正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特别影响着我们的和。2、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是:。3、我们怎样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我们要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注意防止和剔除民族文化中的成分,同时积极吸收,并在实践中不断。4、《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儒家思想深入人心,深刻影响两岸的风土人情、行为方式和道德取向。同说汉语,同写汉字。读一本历史,抚一张古琴,文化像氧气,融化在血液中……13亿加2300万人口共同植根于此,使我们精神上融为一体而不可分割。上述材料表明()①两岸人民有着共同的文化认同感②爱国就必然爱社会主义③中华文化是联结两岸人民的精神纽带④民族文化的认同是实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文化基础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5、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既有过“兼容并包、全盘继承”的守旧主义,也有“全盘抛弃、彻底西化、完全欧美”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这两种态度的共同错误在于()A、否定了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性B、违背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C、否定了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D、违背了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二、分析说明题6、材料一:新浪网文化频道2005年年初对传统文化给予了关注,在网上开设“中国人,你对传统文化认同多少”的调查。截止到2月27日上午8时30分,在21天的时间内共有19827人参与了调查,7成认同传统文化。材料二:认同感也源于自豪感,“四大发明”、“文明古国”,一直以来都被我们引以为自豪,但这些说法近年来却遭到了无情的怀疑。而且,怀疑者还是我们自己人。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二各反映了什么问题?(2)你认为造成材料二所述现象的原因有哪些?(3)结合材料,请你谈谈应如何改变材料所述的不良现象。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