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信息技术教学进度计划第一学期四年级计算机周次教学内容节次第一周了解信息世界2第二周了解信息世界2第三周认识计算机2第四周认识计算机2第五周学会使用鼠标2第六周学会使用鼠标2第七周学会使用鼠标认识WindowsXP2第八周认识WindowsXP2第九周认识WindowsXP2第十周认识WindowsXP窗口2第十一周认识WindowsXP窗口2第十二周学会使用键盘2第十三周学会使用键盘综合实践—制作漂亮的电子板报2第十四周综合实践—制作漂亮的电子板报2第十五周“金山画王”的基本操作综合实践2第十六周回顾与反思2总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一、指导思想:人类社会已经进入21世纪,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信息技术的掌握与应用程度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之一。学会信息的收集、存储、分析、处理、发布和应用是新世纪对第个公民的基本要求。原教育部长陈至立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指出:“过去的十年中,互联网的多媒体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为了适应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发达国家已经开始把注意力放在培养学生一系列的能力上,特别要求学生具备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的真伪、创造性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把学生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作为与读、写、算一样重要的新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素养已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基础。”二、教学目标1.认识计算机的硬件组成,正确的开关机,了解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简单使用计算机,了解键盘、鼠标的使用,能输入简单的文字。3.掌握文字录入的基本方法,养成正确的姿势,科学的指法,培养盲打的习惯。4.认识操作系统,了解应用软件,了解windows中文件、文件夹的基本操作,学习使用附件中的画图程序。三、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刚接触信息技术,充满好奇和渴望。我打算先让他们去感受一下什么是计算机,培养学习兴趣,再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学习。四、教材分析:本课程采用甘肃省教育出版社编写的教材。教材以浅显易学的实例带动基本知识的学习和应用软件的操作。各课大都从完成某一任务着手,提出问题或目标,通过示范操作或阅读课本完成任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以信息处理为主线,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以及获取、分析、处理、传递、运用信息的技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五、教学的方法措施1.以课改理念设计、教学,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2.发挥信息技术的工具职能,整合学科教学。3.发挥“小能手”的帮学作用,提高课教学效率。4.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团队精神,增强合作意识。5.每课以主题鲜明的任务驱动,在实践操作和探索的过程中学习操作技能。6.组织“小擂台”、“操作小能手”、“我真行”等多形式、多层次的比赛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适应时代新潮的竞争意识。7.加强学法指导,积极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8.注重对弱势对象的帮扶补救。9.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10.教学时通过演示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形式向学生介绍知识。第1课了解信息世界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什么是信息;2.了解如何描述信息以及对信息进行获取、传递、处理的各种技术;3.知道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是两种重要的信息技术;4.了解信息高速公路;教学重点:信息的各种心态及其本质含义。教学难点:了解如何描述信息以及对信息进行获取、传递、处理的各种技术。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1.什么是信息?你知道吗?(学生回答)简单地说,信息就是指对人么有用的数据、消息。(有用,即有价值。信息具有价值)2.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举例启发后,请学生自己举例)只要我们留意一下周围世界,就会发现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十字路口的信号灯……教室里的板书,挂图……图书馆里的书报……春节联欢晚会的现场直播……大自然也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传发出各种各样的信息……[可用幻灯片展示以上图片]二、新授解释:“一、信息通常是指数据、消息中所含的意义。”科学角度研究的信息主要指:一是经过计算机技术处理的资料和数据,如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