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范文:十六届六中全会心得—先进文化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一项具有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的战略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先进文化不仅处于重要地位,而且具有特殊作用。只有从先进文化中获得强大的精神支撑和智力支持,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持久的充满活力的和谐发展。一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所有这些目标的实现,除了相应的物质基础之外,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文化的发展。因此,先进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是全局性的。社会发展既是人类改造自然的过程,又是人类改造自身的过程。由社会矛盾所产生的社会差异,特别是由社会变化所形成的社会失衡,是社会变革与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积极面对和正确解决前进中所出现的社会矛盾,并使之不断趋于平衡的过程。和谐社会之所以成为人们的理想境界和崇高目标,就是因为人只有在公正、诚信、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中才能得到全面自由的发展。对于一个由复杂因素构成的社会来说,和谐意味着将各种社会因素充分调动起来、激励起来,形成巨大的合力,得到均衡的发展。因此,和谐社会实际上是一个在比较雄厚的物质基础上,以文化、精神和道德为规范与支撑,以公平、诚信、民主、法治、开拓、创新为基本内容的充满活力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而在一个文化衰落、精神贫乏的国度里,是很难建成真正的和谐社会的。二从一定意义上说,构建和谐社会这一战略目标的提出,是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实践中的重要地位和特殊作用的充分肯第1页共3页定。人们普遍认为,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至3000美元时,就会进入一个临界点:或者振翅高飞、乘胜前进,进入新的发展境界;或者矛盾丛生、困难重重,裹步不前,乃至“翻车”。不论这种现象所反映的是否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条内在法则,对于我们来说,它都具有警示意义。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党中央高瞻远瞩,运筹帷幄,正是在我国人均GDP跨越1000美元之际及时而明确地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战略,思想汇报专题并将之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连为一个整体,从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任何经济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相应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文化不仅是知识的积累,而且是人用以认识自己和相互理解的工具,是道德意识、价值观念和创造活力的精神来源。这种重要性有时候也许是潜在的、隐性的,但它的效能却是实在的、巨大的。一个民族或国家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组织方式,不论在什么情况下,总要受到其文化的影响。我们是社会主义的发展中大国,拥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和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更自觉地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信念,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这既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历史使命,范文写作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既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又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应当看到,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实现政通人和、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的局面,离不开先进文化的支撑;建立健全人民内部矛盾处理机制、社会福利协调机制、社会舆情汇集与分析机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制,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形成和谐相处的人际关系,也离不开先进文化的智力支持。在新的条件下,牢固确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形成社会活力与效率勃发、公平与正义彰显、求真与务实并举的和谐社会格局,第2页共3页激励和增强全社会的开拓精神与创新活力,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爱护、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先进文化都是必不可少和大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