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课程教案年级四年级主备人备课时间2010年3月11日周次4课次第一课时授课课题三角形的认识教学基本内容教科书第22—23页内容,第24页“想想做做”第1、2、3题。教学目的和要求1、使学生联系实际和利用生活经验,通过观察、操作、测量等学习活动,认识三角形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2、使学生在认识三角形有关特征的活动中,体会认识多边形特征的基本方法,发展观察能力和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的一些基本特征。教学难点:探究三角形较小两边长度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原理。教学方法及手段操作,观察学法指导观察,操作,交流集体备课个性化修改预习我们已经初步认识过三角形,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三角形?生举例。揭示课题。教学环节设计一、联系实际,引入课题。我们已经初步认识过三角形,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三角形?生举例。揭示课题。二、认识三角形。1、感知三角形。展示例题场景图。有三角形吗?指名上台指一指三角形。能想办法做一个三角形吗?生利用课前准备的材料做三角形。师巡视指导提问:你是怎么做的三角形?生展示做出的三角形并汇报过程与方法。提问:这些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点?生口答。2、介绍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师:你能在本子上画一个三角形吗?生画三角形。提问:仔细观察画出的三角形,你知道三角形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指出: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师通过举反例强调“围成”说明并板书各部分名称。生在自己的三角形上也标出名称,同桌检查。3、练习。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提示:可先点点,后连线。完成后同桌相互检查。4、感受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⑴分组操作。要求:拿出教师指定的小棒,拼三角形,分别是(单位:厘米):2、3、7;2、3、5;3、5、73、7、95、7、9提问:哪三根不可以围成三角形?哪三根可以围成三角形?生汇报结果,师分类板书。⑵组织交流。为什么同样都是三根小棒,有的能围成,有的却不行呢?比较它们的长度,你有什么发现?(提示:用2根长度的和与第3根比)⑶小结。三角形的特征:较小两边长度之和大于第三边。(板书出)三、巩固练习。“想想做做”第2题。生先分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想想做做”第3题。先指一指从学校到少年宫的不同路线,并回答第一问;再让学生找出最近的一条路,并要求解释理由。四、评价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知识?你是通过哪些方法获得这些知识的?作业完成补充习题板书设计执行情况与教学反思年级四年级主备人丁恩宝赵群备课时间2010年3月11日周次4课次第二课时授课课题三角形的高教学基本内容教科书P24例题、“试一试”P25“想想做做”教学目的和要求1、让学生知道三角形的高和底的意义,了解底和高的对应关系,会用三角尺画三角形的高(只限于在三角形内部作高)。2、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3、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会用三角尺画三角形的高(只限于在三角形内部作高)。教学难点:测量“人字梁”中哪条线段的长。教学方法及手段操作,观察学法指导对比,观察,交流集体备课个性化修改预习提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对三角形有哪些了解?揭示并板书课题:三角形的高教学环节设计教学例题:出示“人字梁”图,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1、理解“人字梁”的高提问:图中的人字梁有多高呢?会量吗?指名在图上指出从哪儿量到哪儿量人字梁的高实际就是量哪条线段的长?它和人字梁下面的横梁在位置上有什么关系?2、测量“人字梁”的高生在书上量出这个人字梁的高师巡视测量方法适当指导3、理解三角形的高师在黑板上画一个三角形,示范画三角形的高,边画边介绍三角形高的生成定义。结合黑板上的图,揭示高、底的有关知识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可以画一条高,那么从另两个顶点也可以这样作高吗?画出三角形的三条高。4、测量三角形的高教学“试一试”:巡视测量方法指名口答共同校对师指图1提问:它的高是从哪个顶点向对边作的高?从另两个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