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拓展阅读-杨荫浏与《二泉映月》VIP免费

拓展阅读-杨荫浏与《二泉映月》_第1页
1/1
杨荫浏与《二泉映月》随着时间的流逝,阿炳生活越来越艰难,身体也越来越虚弱。1947年,他的肺病发作了,剧烈地咳嗽,再也不能到街上卖艺求乞了,无锡的街头小巷人们也不再听到阿炳那凄惨、悲凉的二胡声了。当时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黎松寿得知这一情况时,就马上告诉了当时任中央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所长的杨荫浏。同样幼年是阿炳邻居,黎松寿也酷爱音乐,阿炳也是他的启蒙老师。杨荫浏心里一怔,心想要设法尽快地把阿炳的曲调全部记录下来,再耽误恐来不及了,一旦失传将抱憾终身。碰巧此时,中央音乐学院为了发掘、研究保留民间音乐,从国外进口一台携带式钢丝录音机分配给民族音乐研究所。1950年暑期,杨荫浏和曹安和教授带着这个宝贝,邀请黎松寿一同回到了无锡。阿炳知道他们来意后,连连摇头称晚了,因为自己有几年不演奏乐曲了,技术荒疏了,二胡、琵琶也都没有了。尽管嘴上这么说,但大家知道他心里还是思念着终身难忘的二胡、琵琶的。在人们的一再劝说下,阿炳才终于点头同意,说让他练三天再录。三天以后,阿炳带着他们新买的二胡、琵琶来到了无锡市佛教协会“三圣阁”进行录音。此时的阿炳脸色黄里泛青,人很消瘦,手劲也不够,录下来的作品显然不是他巅峰之作,但他深厚的功力,大家还是感到满意。录完后,杨荫浏问曲子叫什么名字。阿炳摇头说没有。因为是走街串巷信手拉的,久而久之就成了这个样子,完全是自来腔,没名字。杨荫浏坚持说应该有个名字。最后阿炳想起在惠山脚下的“天下第二泉”旁听泉水叮咚的流水声,灵感一来,说就叫《二泉印月》吧!”杨荫浏一听,名字还可以。不过粤乐名家吕文成有《三潭印月》,再用“印”字反而有抄袭嫌疑。而惠山有映山湖,干脆就把“印”换成“映”,明月交相辉映,月映泉,泉映乐,令人神往,最终这首传世名曲就叫做了《二泉映月》。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拓展阅读-杨荫浏与《二泉映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