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雨巷》习题2VIP免费

《雨巷》习题2_第1页
1/5
《雨巷》习题2_第2页
2/5
《雨巷》习题2_第3页
3/5
《雨巷》习题结合以下背景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和前期的代表作,他曾因此而赢得了“雨巷诗人”的雅号。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时期,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中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雨巷》一诗就是他的这种心情的表现,其中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这种情怀在当时是有一定的普遍性的。《雨巷》运用了象征性的抒情手法。诗中那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富于音乐性是《雨巷》的另一个突出的艺术特色。诗中运用了复沓、叠句、重唱等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和宛转悦耳的乐感。因此叶圣陶先生称赞这首诗为中国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这首诗,发表在二十年代的《小说月报》上,当时编者叶圣陶先生极为赞赏,读者的反应也极好。但是,戴望舒在编他的第二本诗集《望舒草》的时候却把这首诗删掉了,这是为什么?这就说明了这首诗的时代性,中国新诗,诞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胡适印出了他的《尝试集》,是一种形式解放了的旧诗;北京一群新诗人,如俞平伯、周作人、刘半农、康白情,还有上海的刘大白他们的诗,用的语言是白话,形式是自由诗体,但精神还是中国旧诗。戴望舒这首《雨巷》,还是继承了这个传统,不过他把“雨”和“丁香”用象征(隐喻)手法来表现,显得有点儿洋气。在三十年代初期,戴望舒已不满意他这一种创作方法。不满意的理由,就是卞之琳所说的,“显得浅易、浮泛”。从此以后,戴望舒的诗作中,不再出现《雨巷》这样的音调和低徊情绪。在《望舒草》中删掉了这首诗,标志着诗人已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在今天,十八岁到二十多岁的青年人,一定还是爱好这首诗的。但如果他自己也写诗,到了二十五岁,如果还是爱好这首诗,那就说明他没有进步,无法进入现代诗的境界。1.卞之琳说,戴望舒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排前三名的诗人之一。但是戴望舒的诗歌代表作,卞老特别看重的还不是《雨巷》,而是《狱中题壁》《等待》《我用残损的手掌》等脍炙人口的现代经典。结合着《雨巷》和《我用残损的手掌》分析戴望舒前后期诗歌创作风格的不同。附:我用残损的手掌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春天,堤上繁花如锦障,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划出;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手指蘸了血和灰,手掌粘了阴暗,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黑暗,带来苏生,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1942年7月3日(注:作者于1942年春在香港被捕入狱,此诗系狱中之作)(选自《戴望舒诗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2.《雨巷》一诗中运用了象征意味的抒情形象。像“雨巷”“我”“丁香一样的姑娘”等,你能说出这三者象征着什么吗?3.诗人朱湘说:“《雨巷》在音节上完美无缺。”叶圣陶说:“《雨巷》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你如何看待这两个人对《雨巷》的评价呢?4.“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这是南唐中主李璟的著名词句。望舒作《雨巷》,确是融化了这两句词的意境,沿用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常用的意象——丁香。你能再列举几个中国古典诗歌中常用的意象吗?参考答案1.思路提示:这个题目实际是指引着我们用比较法来阅读诗歌,从而对诗人以及诗人的创作有一个整体丰满的印象。诗人的创作往往与当时的时代和个人的经...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雨巷》习题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