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乡下人家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是1号选手,我说课的内容是《乡下人家》,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六大方面进行说课。一、解读文本,说教材《乡下人家》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组以“走进田园”为专题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按照房前屋后的空间顺序和春夏秋三季、白天傍晚夜间的时间顺序交叉描写,展现了乡下人家朴实自然和谐、充满诗意的乡村生活,也赞扬了乡下人家热爱生活、善于用自己勤劳的双手装点自己的家园、装点自己生活的美好品质。二、立足三维,说目标1.能正确认“饰”等5个生字,能正确听写“冠”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棚架”等词语。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好词佳句。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通过描写和乡下人家最密切相关的景、物来抒发情感的表达方法。4.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由衷地热爱之情。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能随文章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美好;教学难点是学生不仅能够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的美;还能了解课文在空间、时间上交叉叙述顺序的写法。三、注重实效,说教法四、注重能力,说学法五、板块推进,说流程基于以上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流程设计成五大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板块。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为调动学生的探究心理,唤起学生的求知欲,顺利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我设计了第一板块:导入新课,质疑课题我会播放歌曲《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出示乡村风光的图片,与学生交流“乡村生活”话题。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陈醉云的脚步,一起走进优美恬静的乡下,去领略乡村生活如诗如画的美!顺势板书课题板书:21乡下人家,要求学生和我一起书写课题,读课题,引导学生质疑课题。这样的设计直奔主题,简单明了中又不乏独具匠心之处,不仅充分激发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还为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蓄势和铺垫。第二板块:初读课文,整理把握我会出示导学提示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基础上,让学生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后思考乡下人家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并找出文中最能概括作者对乡下人家感受的句子。大约5分钟后就进入“初读反馈,了解学情”环节。这一环节我会先课件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用个别读、齐读等多种方式读,然后引导学生做小老师提醒哪些生字的读音或写法要特别注意,我会重点指导“率”和“冠”等字的写法,并在学生写字时提醒学生要注意写字姿势。解决了生字词后,我引导学生大胆交流展示,最终得出课文第七自然段:“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板书:独特迷人至此就可以进入第三板块:感受美景,体会写法我先出示导学提示让学生默读课文1—6自然段,思考课文描绘了哪些独特、迷人的风景?(板书:??)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处景物,用横线画出最能体现乡下人家独特、迷人风景的语句,给这处景物取个如画的名字,并在旁边做好批注。几分钟后,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然后在班上展示学习成果,这一环节如何来推进我的教学呢?我将引导学生扎实做好以下三步:第一步:品瓜藤攀檐图学生反馈最能体现乡下人家独特、迷人风景的句子,教师课件出示:“青、红的瓜,碧绿的藤和叶,构成了一道别有风趣的装饰,比那高楼门前蹲着一对石狮子或是竖着两根大旗杆,可爱多了。”我会引导学生重点抓住“别有风趣的装饰”,让学生联系上文,从瓜的颜色、种类、富有生机等特点来感受乡村的美。接着,引导学生理解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方法,并适时出示对比图。若是门前竖着两根大旗杆,让人不免觉得太单调,若是蹲了一对石狮子又太威严,让人难生亲近之意。这里指农家小屋前攀着棚架爬上屋檐的绿绿的藤和叶,点缀与其中的青、红的瓜,色彩明丽,生活气息浓厚,把农家小屋装点得别致生动、亲切可爱、质朴自然,无人工雕琢之感。随后我会邀请一位朗读高手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在想象画面。读后让学生联系课文插图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这幅美景,教师指导点拨这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