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帽法官”孟凡海——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先进事迹材料孟凡海今年67岁,是XX县区陶然镇太平村的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老孟在调解岗位上一干就是三十多年。30多年来,他在调解工作中用自己的热心、耐心、细心调解每一起纠纷。他先后二十余次受到国家、省、市、县的表奖,两次被省司法厅授予“防激化先进个人”,1993年,孟凡海被国家司法部授予“模范人民调解员”荣誉称号。村民们有事都愿意找他,称他为“草帽法官”。一、对党忠诚,是他做好人民调解工作的初心。1984年3月孟凡海被选为村调解主任,在心中就定下了不辜负组织信任,用自己忠心保一方平安的信念。为了不负组织和群众信任,他认真做好矛盾纠纷调处工作,他克服左腿假肢和文化底子薄的困难,自费购买法律书籍,并以顽强的毅力攻读法律法规,一百五十六条的《民法通则》他曾倒背如流。93年时任国家司法部基层司李明司长在听完他的汇报后,听介绍说他能把民法通则背下来,让他把《民法通则》背一遍,当他把156条《民法通则》背到67条时,李司长说“行,我服了”。34年来他共调处各种纠纷1200余起,防止矛盾激化11起、避免非正常死亡7人,解答群众法律咨询4000多人次。二、洁身自好,是他做好人民调解工作的根本。他常说。作为一名党员,做事要公正起到好的带头作用。在调解中他不做“和事佬”不“和稀泥”,坚持依法、公正、以情感化、以理服人,得到了群众的信服。他不徇私情,做事公正、在群众中树立了很高的威信高,得到了群众的好评和当地党委政府的认可。2004年秋,万泉屯何正海家养的猪崽由于看管不严,跑到邻居李洪满家菜园子吃白菜,结果被李家下的鼠药毒死四只,价值1200余元。何家找到李家,李的妻子说我下鼠药是毒老鼠的,谁让你没看好你家的猪,两家抵触情绪很大。孟凡海知道后,经调查得知李家下药没有告诉邻里,也没有设置警示标志,第1页共3页是有责任的。于是,他找到李家夫妻跟他们讲:这起纠纷是典型的互有侵权纠纷,是属于混合过错的侵权行为,混合过错就是双方当事人都有过错,法律规定对于混合过错的侵权行为所造成的损失,当事人应当对各自造成的损失承担一定的经济赔偿。当时李问得赔多少,他说可以协商,但是不能少于50%。李说明天答复,晚上李家找他,说:“我找人问明白了,你说的全对,你就帮着解决吧。”当天晚上孟凡海把双方当事人找到一起,经协商,李洪满当场给何家拿500元钱,调解结果双方当事人都非常满意。三、敢于担当,是他做好人民调解工作的基石。街坊邻里间的矛盾纠纷容易发生而又难以解决,一句简单的口角,就可能引发激烈的冲突,方寸之间的争执,也可能引发血案。面对每一起纠纷孟凡海从不怠慢,危及关头他总能不顾个人安危,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挺身而出化解矛盾,做到矛盾早发现,把问题解决在萌芽阶段。临危不惧,挺身而出防止恶性案件发生。1996年春节前夕,太平村孙玉成去康宁村连襟家时与大舅哥李玉国发生争吵,吃了亏,回家后拿着斧子和菜刀,穿着背心和裤头去李家讨个公道,当时信息员刘志河听说此事后立即打电话给孟凡海,接到通知后他立即骑自行车赶到康宁李家,正好赶上孙玉成挥舞着刀斧欲行凶,旁观的人们吓得往后躲,他不顾一切上前劝说孙某放下凶器,这时孙已经红眼了,回头向孟凡海砍了一刀。孟凡海低头躲刀时因用力过猛摔倒在地上,右手被石头磕掉了一大块皮,裤子也磕破了,手表带也断了,他不顾疼痛急忙爬起来和李的弟弟一起把孙按倒在地,随后夺下他手中的刀斧,然后叫人拿水给孙喝,使他平静下来。随后找人了解情况,和康宁村的调解员一起对其进行耐心的说服教育,指出蛮干的后果,并对康宁他舅母也进行了批评。等到把孙送回家已是晚上9点多钟了,一天没吃饭饥肠碌碌回到自己家,老伴见他满脸尘土身上有血,吓了一大跳,待他说明事实经过,老伴心痛的说:“你不要命了,你已经没了一条腿,要是再有个三长两短的,我们这一家还怎么过呀。”我心里想老伴说的在理,可我是做第2页共3页人民调解工作的,只要有我在,就不能让恶性案件在我面前发生,我要对自己负责更要对百姓负责,这是我的责任。大局意识,正面引导发挥减压器作用。2002年春天,村中许多村民因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