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12.2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教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物质的比热容,知道比热容的单位及其读法。2、知道比热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会查物质的比热表。3、会根据水的比热较大这一特性来解释一些有关的简单现象。4、能经历科学探究物质比热容的过程,体现学生自身去感受知识产生过程的新课程理念5、会根据设计的实验方案,选择装配实验器材,完成探究实验。重点难点:比热容概念的建立教学准备演示实验:烧杯,电加热器,温度计,水和煤油。学生实验:烧杯,电加热器,温度计,水和煤油,一部分小组以煤油探究对象;另一部分小组以水为探究对象,各小组选取的煤油或水的质量应不相同,最好成比例关系。教学设计一、复习提问1、什么叫热量?2、1千克的水温度升高1℃吸收多少热量?大家都有这样的经验:烧开一壶水比烧开半壶水需要的热量多,把一壶水烧开比烧成温水需要的热量多。可见,水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和水的质量有关,和温度升高的度数有关,水的质量越大,温度升高的度数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多。别的物质也是这样。那么,所有的物质,在质量相等、温度升高的度数也相等时,吸收的热量是不是一样多呢?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得学习物质的比热容二、探究物质的比热容1、按教材设问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猜想,并整理学生的猜想。问:用什么法研究每个因素对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有影响。2、组织讨论:怎样探知物体温度变化时,吸收或放出热量的能力。3、提出问题:如何制定“探究不同质量的同种物质,温度变化时吸收(或放出)热量的能力”实验方案,如何制定:“探究相同质量的不同种物质温度变化时吸收(或放出)热量的能力”实验方案。(a.不同质量的水(或煤油)吸收相等的热量后,看温度升高的大小。b.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吸收相等热量后看温度升高的大小。)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并通过学生展示予以肯定。4、巡视学生实验进行情况。5、组织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归纳得结论。三、比热容1、概念1出示自学提纲:(1)什么是物质的比热容?符号是什么?单位是什么?(2)比热容的计算公式是什么?2、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其物理意义是什么?3、水的比热较大在生生产中有哪些应用?四、出示目标,让学生小结五、巩固练习1、铝的比热是0.88×103J/(kg·℃),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般的温度计用水银做工作物质,是因为水银的比热容__________,当温度变化时需要吸收和放出的热量________,这样对被测物体的温度影响较小,并且水银的热膨胀性能强,温度改变时,体积变化大,容易观察。3、状态一定的物质的比热容()A.跟它吸收的热量成正比B.跟它的质量成反比C.跟它的温度变化成反比D.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大小与上述因素无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