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经典力学的局限性学习目标:1.知道经典力学的正确性与局限性。2.知道经典力学的适用范围。了解相对论、量子力学的正确性。3.理解狭义相对论中物体质量与速度的关系。4.通过对牛顿力学适用范围的讨论,使学生知道物理中的结论和规律一般都有其适用范围,认识的知识的变化性和无穷性,培养献身于科学的时代精神。经典力学的基础是牛顿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定律更是树立了人们对牛顿物理学的尊敬。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曾赞颂到:“如果一定要举出某个人、某一天作为近代科学诞生的标志,我选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在1687年出版的那一天。”1、经典力学取得了哪些辉煌的成就?举例说明见课本P48.经典力学在科学研究和生产技术中有广泛的应用.经典力学与天文学相结合建立了天体力学;经典力学和工程实际相结合,建立了应用力学,如水利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从地面上各种物体的运动到天体的运动;从大气的流动到地壳的变动;从拦河筑坝、修建桥梁到设计各种机械;从自行车到汽车、火车、飞机等现代交通工具的运动;从投出篮球到发射导弹、卫星、宇宙飞船,等等,所有这些都服从经典力学规律。讨论思考?一、从低速到高速例如:在一个无限大的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在一个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物体将以加速度a=F/m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运动学公式可知:物体的速度v=at推理:随着时间的推移,物体的速度不断增大,最终可使物体获得任意速度。但事实并非如此。常识告诉我们,物体运动速度是有极限的,现在已知的最大速度是光速,且现在也无法使物体运动超越这个速度,这是经典力学无法解答的。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是否经典力学的错误?Fm爱因斯坦在狭义相对论中阐述了物体以接近光速运动所遵循的规律,得出了一些不同与经典力学的观念和结论。1、在经典力学中,物体的质量是不随运动状态改变的,而狭义相对论认为:物体的质量要随物体运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即0221mmc=-v1、在经典力学和狭义相对论中,物体的质量有何不同?讨论思考?在经典力学中位移和时间的测量在不同的参考系中是相同的,相对论认为,同一过程的位移和时间的测量在不同的参考系中是不同的。。经典力学中和狭义相对论对位移和时间在不同的参考系中的测量有何不同的看法?讨论思考?例如:(1)v=0.8c时,物体的质量约增大到静止质量的1.7倍,这时经典力学就不再适用了.(2)如地球以v=30km/s的速度绕太阳公转时,它的质量增大十分微小,可以忽略不计,经典力学完全适用。质-速关系说明0221mmc=-vm0为静止质量,m是物体速度为v时的质量,c是真空中的光速2.质—速效应方程是什么?解释各物理量的意义?讨论思考?二、宏观到微观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人们相继发现了电子、质子、中子等微观粒子,发现它们不仅具有粒子性,面且具有波动性,它们的运动规律不能用经典力学描述.20世纪20年代,建立了量子力学,它能够正确地描述微观粒子运动的规律性,并在现代科学技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经典力学一般不适用于微观粒子.普朗克创立量子力学3.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出现,是否表示经典力学失去了意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出现,说明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更加广泛和深入,而不表示经典力学失去了意义.它只是使人们认识到经典力学有它的适用范围:只适用于低速运动,不适用于高速运动,只适用于宏观世界,不适用于微观世界。讨论思考?三、从弱引力到强引力万有引力属于弱引力.利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以解释天体的运动,并预言和发现了海王星和冥王星,首次把天上的星体运动规律与地面物体的运动规律统一起来.但是宇宙中有一些天体,例如白矮星,他们的质量接近太阳,半径却与地球差不多,因此密度高达108~1010kg/m3;中子星的密度更是达1016~1019kg/m3。这些天体表面的引力比我们常见的引力强的多,牛顿的引力理论已经不适用了。4.实际的天文观测,行星的运行轨道并不是严格闭合的,它们的近日点在不断地旋进.经典力学的解释令人满意吗?用什么理论来圆满地进行了解释?按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推算,行星的运动应该是一些椭圆或圆,行星沿着这些椭圆或圆做周期性运动,与实际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