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方程》教学案例与反思计算是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知识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就有80%左右的知识是计算教学或蕴含着计算教学,所以提高计算课的教学效率是非常重要的。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必须要更新教学观念,认真把握计算课的教学目标,抓准计算课中知识的切入点、生长点、迁移点和导练点,让学生自主探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运用新课程的理念构建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数学计算课堂,从而提高计算课的有效性。那么如何使计算教学更加有效呢?我在《解方程》这节课作了探讨,下面是这节课的一些片断:片断一:师:(出示实物)今天老师在商场买了一盒又三个乒乓球,一共9个。如果老师用X个表示盒子里乒乓球的个数(贴出图片),根据图意,你们能列出方程吗?谁来?生:X+3=9师:为什么要这样列方程呢?生:因为9个是乒乓球的总个数,就是把一盒乒乓球的个数和3个合起来,所以列出方程是X+3=9师:(你的分析能力真好!)师:那这道方程应怎样解呢?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学习解方程。片断二: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叫解方程,那现在老师也想知道什么叫解方程?谁来说说?生: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就叫解方程。师:那什么又叫做方程的解呢?生: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就叫做方程的解。师: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解方程就是要求出方程中未知数X的值,但现在方程左边是X+3,我们要怎样做才能把方程的左边变成只剩下X呢?下面四人小组讨论。(四人小组讨论,师参与之中……)师:哪个小组愿意来汇报一下你们讨论的结果?生1:用9-3就可求出X=6师:有没有不同的方法?生2:左边X+3-3就可使方程的左边变成只剩下X。(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用课件演示)师:左边减3后,天平怎样了?生2:天平倾斜了。师:那怎样才能使天平保持平衡呢?生2:在右边同时减3。师:你真聪明!师:我们这是根据什么原理来解的呢?生3:根据天平保持平衡的原理解的。师:你能说说吗?生3:在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去同一个数,方程两边仍然相等。师:不错!师:那为什么要减3呢?生4:减3后左边就只剩下X,右边就是X的值。师:他说的怎样?谁来评评?生5:他说得很好,理解得很透彻。师:刚才我们分析了怎样去解方程,其实解方程也有它的格式。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应解怎样去解这道方程。师:(边板书边讲格式)解方程就是求方程的解的过程,所以在解方程之前先写一个“解”字。在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减3后它仍然是个等式,所以等号要对齐。不过要注意,在方程左边减3后,右边也要同时减3。最后求出X=6就叫做方程的解,而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就是解方程。师:从刚才老师的板书可以看出,解方程要注意些什么?生1:要先写“解”字生2:等号要对齐。师:(你们的观察能力真强!)师:那如果我想知道X=6是不是方程的解,我们可以怎样做呢?生:可检验,用6+3=9师:这种检验方法是正确的,它是口头验算的一种方法,不过方程也有它的检验方法。(板书检验方法)师;看看有没有不懂的问题?(没有)师:好,现在老师就考考你们,请在信封里拿出小的那张练习纸进行练习。题目:X+6=14解:X+6○()=14○()X=()检验:方程左边=X+6=()+6=()=方程右边所以X=()是方程的解(学生练习之中)师:(评讲练习)左边为什么要减6生:因为左边减6后就只剩下X,右边就是X的值。片断三:师:刚才我们例题的这道方程是X+3=9,如果我把它改成X-3=9,你们有办法把左边变成只剩下X吗?生1:在方程左边加上3。师:在方程左边加上3后,方程的右边也要怎样做呢?生1:在方程的右边也要同时加上3。最后求出X=12(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师:你真棒!师:那你们是根据什么原理来做的呢?生:也是根据天平保持平衡的原理来做的,在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加上同一个数,方程两边仍然相等。师:为什么要在方程两边同时加上3呢?生:因为方程左边是X-3,从X里拿走3后就不够X,必须要补上3才够一个X,左边补3,要使天平保持平衡,右边也要同时补上3。(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用课件演示)师:你真聪明!老师也非常佩服你!师:现在翻开书本看看第58页上的内容,看看有没有不懂的问题。片断四:师:现在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