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诚信结伴同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生活中努力做诚实的人,积极践约守信,做到“言必信,行必果”;增强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为人处世态度和守信为荣、失信可耻的道德观念,。2、能力:引导学生践约守信,诚实做人。能运用诚信的智慧解决所面临的问题,提高学生明辨是非善恶,以义取信的能力。3、知识:正确理解诚实守信的含义,懂得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实的基本要求,了解生活中诚实的复杂性,懂得与朋友合作交往要言而有信。二、教材内容分析本节内容所要集中解决的问题是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诚实做人、对事负责、注重信誉的生活态度。本节由两个层次组成。第一层次“诚信无价”,帮助学生明确诚实守信的内涵,使学生懂得“人无信不立”,诚信是公民的“第二身份证”;诚信是金,是与他人合作交往的“通行证”。第二层次“诚信做人到永远”,阐明诚信的基本要求使学生懂得诚信首先要做到诚实,诚实首先要对自己诚实;其次还要做到言而有信,承诺一旦做出,就必须兑现。三、教学理念:依据课程标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遵循学生心理、认知发展规律,从学生的兴趣、能力发展需要出发,引用生活中的典型事例、背景资料、社会话题、漫画图片等,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引领学生合作探究、实践体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主价值判断的能力,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增强教育的时代感、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四、教法:1、启发式教学法;2、情境教学法;3、信息技术教学法:即使用多媒体课件。五、学法:1、主体性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是学习行为的主人,是思维的主人。2、体验性学习:通过真实事例让学生用心灵去体验。六、教学重难点:使学生明确诚信的重要性是本课学习的重点,落实诚信的基本要求是本课教学的难点。前者是知,后者是行,知是行的前提和基础,行是知的结果和落脚点。七、课时:1课时八、教学准备学生准备:预习本课时内容,收集身边有关诚信的实例。教师准备:了解学生的诚信状况以及对诚信的认识,以便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收集有关诚信的典型案例。制作多媒体课件。九、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播放三鹿事件的一段视频,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提出三个问题:(1)看了视频,你认为该企业在经营中出现了什么问题?(企业为了达到一己之利,生产伪劣产品,欺诈消费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这样的企业不讲诚信,不讲道德,也触犯了法律。)(2)假如这个社会人与人之间都互相欺骗…去医院就诊,会怀疑﹙﹚到市场买肉,会担心﹙﹚借钱给人,会揣测﹙﹚受雇于人,会猜测﹙﹚雇用别人,会担忧﹙﹚与人合伙,会提防﹙﹚(3)现在你有什么感想?2、教师总结:社会需要诚信,社会呼唤诚信,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在一个诚信无欺的环境里。在人生的路上,就让我们与诚信一起结伴同行!3、板书课题:与诚信结伴同行(二)、师生互动,合作探究第一环节:感悟诚信1、诚信无价【板书】首先请大家阅读课本74页,了解:什么是诚信?诚实与守信之间有怎样的关系?(这两个问题较简单,学生自学就能解决,然后指导学生记忆)【板书】(1)诚信的含义知道什么是诚信后,请大家用你们的火眼金睛来找一找生活中的不讲诚信的行为。(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回答)师生共同总结:生活中的不讲诚信的行为很多,如拖欠工资、假冒伪劣、价格欺诈、虚假广告、考试作弊、借东西不还、抄袭作业、说谎、犯了错误不承认…(大屏幕显示)(师):生活中的不讲诚信的行为很多,是否说明诚信不重要?我们还是让事实说话吧。【板书:(2)诚信的重要性】第二环节:体验诚信1.情境体验:(大屏幕显示)一名德国求学的留学生,毕业时成绩优异,可他在德国四处求职却屡屡失败他忍无可忍,质问一家公司主管这到底是为什么?公司负责人请愤怒的留学生坐下,然后从档案袋里抽出一张纸,放在他面前。留学生拿起纸仔细一看,这是一份记录单,单子上记录着他乘公共汽车曾经因逃票被抓住过三次。因为逃票留下了不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