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讲堂听后感昨天,我们五年级全体同学去了四楼多功能厅,听了校领导组织的道德讲堂。刚开始是由刘老师教我们唱手语歌《感恩一切》。同学们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唱出对父母、亲人、朋友的感谢。在感恩的歌声中,我仿佛看见了从一年级到现在的每一天,从儿时哭着喊妈妈的小女孩到现在博学多才的学生,戴上红领巾感恩亲人、朋友、老师。在歌声中第一部分告一段落。过了一会,屏幕上出现了一个公园,长椅坐着一对父子,年迈的父亲指着一只麻雀,问道:“那是什么。”儿子回答:“是麻雀,爸爸。”麻雀飞上树枝,父亲接着又问了四遍同样的问题。当问到第五遍时,儿子不耐烦了,说:“是麻雀,是麻雀。你不知道吗。我说了多遍了。那是一只麻雀。”父亲并没有说什么,而是回屋拿出一个本子让儿子看,儿子看完后哭了。原来本子上写着:今天,我带着年幼的小儿子去公园,儿子指着一只麻雀问:“那是什么。”我说:“是麻雀,儿子。”儿子指着那只麻雀问了我21遍“那是什么。”我依然回答“那是麻雀,儿子。”那时,我只是认为他太天真了。看到这里,我感动得快哭了。这时我才明白,要认真回答父母的每一个问题;才知道原来面对儿时问题多多的我们,他们(父母)是那么耐心得在解答我们的每一个问题。所以当他们老去,也不要嫌弃,去认真解答他们的每一个问题。最后,在感恩的歌声中再一次感谢亲人、朋友、老师。尤其是伴我们长大、成熟的父母。第一小学五年级(3)班灵芝第二篇。道德讲堂——文明礼仪听后感近期本校举办的“道德讲堂——文明礼仪”活动,给我们每个人的心灵进行了一次道德的洗礼,使我们深有感触,受益颇多。首先,我做为青少年,对于“文明礼仪”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我深刻地体会到,作为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的我们,仅仅自尊自信是远远不够的,对此,我也第1页共8页做了许多深入的思考。中国乃礼仪之邦,衣食足而知礼仪。那么,什么是礼仪呢。乔老师认为,“礼仪者,履也”,照《说文解字》的说法,礼就是车轮压的印,即前人定的规矩、家法和行规,以及做人的规则。比如说公共场所不宜吸烟,会场、影院不宜接听手机等。其次,我又对“道德”简单二字所代表的深刻含义有了全新的认识,“道”指物运动变化的规则;“德”指对“道”认识之后,按照它的规则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当。从中国儒家的创始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开始,千百年来,人们就一直重视道德问题。道德是发展先进文化,构成人类文明,特别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在此期间,乔老师讲解的“仁义礼智信”,尤其令我印象深刻,使我明白:我们要提倡“仁”,就是以人为本,富有爱心;我们要提倡“义”,就是坚持正义,保持节操;我们要提倡“礼”,就是注重礼仪,尊重他人;我们要提倡“智”,就是提高素质,服务社会;我们要提倡“信”,就是诚信守法,一诺千金。高尚的道德并不非得做出惊天动地的事情,而往往在我们的日常行为中。我们播下一个动作,便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便收获一个品格;“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的行为准则。如果人与人之间多一些美好的语言行为,每个人多一些奉献精神,那么,我们的未来社会将是多么的干净美好啊。总而言之,我觉得一个人以其高雅的仪表风度、完善的语言艺术、良好的个人形象,展示自己的气质修养,赢得尊重,便是自己生活和事业成功的基础了。也正因为如此,学会尊重他人,包容他人,时时注意自己的说话方式、仪容仪表,以一个乐观积极的形象去迎接新的每一天,这样一定能使自己在一个和谐的社会气氛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身为初中生的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提高自身修养素质,以积极昂扬的态度去迎接属于我们的美好明天。第三篇:听道德讲堂有感听道德讲堂有感第2页共8页——15国贸3班张燕妮22号感恩是我们一生都应该学习的必修课,今天在道德讲堂上收获颇多。此次道德讲堂形式新颖独特,改变了以往枯燥乏味的解说形式,通过了看视频还有老师分享为人父母的许多心酸和不容易故事让大家感受感恩的真谛,比较容易为人所理解和接受。如演讲人所说,我们应该学会感恩父母,感恩他们给予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