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马镇中心学校先学后教师生合作训练拓展2014年秋九年级语文备课组导学案编号设计人:执教人:班级:姓名:预学评价:课题谈读书课型自读课课时1课时学习目标1、培养学生提炼概括、梳理知识的能力。2、理解本文的读书观,激发学生读书热情,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读书习惯。3、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学习重点(1)课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的体会学习。(2)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的运用。学习难点本文论述的语言十分简练,在学习时体会其作用。学习流程学习内容方法指导自主预习感受新知1、我从这篇课文中认识了等生字,理解了等词语。2、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3、我最喜欢的句段有。4、我不理解的词语有。5、我向小组提交的讨论的问题是。大声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理解词义。导入新课展示目标1、导入:同学们有没有听说过“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名言呢?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吗?(培根)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他写的一篇文章《谈读书》。(板书课题。)2、呈现目标。检查预学任务导向检查: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给生字注音。狡黠咀嚼怡情博彩藻饰矫情诘难寻章摘句味同嚼蜡滞碍睾阐证吹毛求疵死抠豁然同桌互查,全班抽查。教师出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三学小组”教学模式预学——互学——评学-1-歇马镇中心学校先学后教师生合作训练拓展3、重点词语的解释。合作互学研读课文1、把在“预学”中遇到的疑难点,同小组成员进行交流解决。2、围绕以下问题深入探究课文:(1)作者认为读书的目的有那些?读书的三种偏向是什么?用的是哪种议论方法?(2)什么人才可读书用书?用书的智慧从何而来?(3)“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这段话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说明了什么?有什么作用?(4)作者介绍哪些读书的方法?并谈一谈你的看法。(5)读书会有哪些功效呢?试举例说明。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6)在小组内继续赏析一下自己喜欢的语言。提示:请用“发现美,因为它。”进行交流。1、交流后还未解决的问题做上标记。2、探究课文一定要在疏通字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3、紧扣文本,理由充分。4、做好记录,选好发言人。展示交流师生评学1、不懂的问题交流。2、一个小组交流一个问题,其它小组补充纠正。3、提出疑难,全班讨论解决。从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惰、矫和学究。对比论证,正反全面,对比有力。比喻论证;说明读书可以补天然的不足。人要扬长避短,不断进步,就要读书明理,明智,不断完善自己,努力趋于完美;使其文章更显生动形象,通俗易懂。明确:①读书要仔细推敲细思,反对故意挑刺。②对不同的“三学小组”教学模式预学——互学——评学-2-歇马镇中心学校先学后教师生合作训练拓展书,要不同的读。③提倡把读书和讨论、作文、做笔记结合起来。整合训练巩固提高1、从你日常的阅读实践中,尝试以下的读书方法,同时想想能不能再发现一些读书方法。品读法。析读法。摘读法。寻读法。圈点法。助读法。2、交流、积累一些有关读书的名言、趣闻和逸事。独立完成资料链接1、认真读读:看看培根是何等的了不起!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英国十七世纪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哲学史上和科学史上划时代的人物。在人类思想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马克思曾誉之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培根天纵奇才,12岁入剑桥大学读书,毕业后就一直为英国王室服务,曾当律师和国会会员,担任过掌玺大臣和英国大法官,此后多年饱经了世态炎凉和政坛险恶,最终于1926年在野外做低温防腐实验而不幸受伤致病,离开了人间是非之地。他晚年专心从事学术研究的著述活动,写成了一批在近代文化思想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著作,其中最重要的一部是《伟大的复兴——新工具论》。另外,他以哲学家的眼光,思考了广泛的人生问题,写出了许多形式短小、风格活泼的随笔小品,后集成《人生论》。他的随笔小品说理透彻,会意隽永。雪莱曾评价说:“他的文字有一种优美而庄严的韵律,给感情以动人的美感,他的论述有着超人的智慧和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