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部门档案管理的调研思考...2007年《**省档案登记办法》颁布实施以来,**县档案局变每年下乡指导检查一两次为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对全县范围内的综合档案室的档案资料与库房建设等进行了摸底登记,然而,事实并不乐观,全县23个乡镇街办、100多个县直机关由于存在着管理分散、人员不稳定、保管条件差等因素的存在,影响并阻碍了基层机关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一、基层部门档案管理中的现状与问题分析通过一段时间的摸底与调研,我们发现大多数基层机关对本单位所形成的档案还是很重视的,他们的初衷是好的。但由于一些历史的、经济的原因,基层机关(除县国税局、县供电公司、部分银行等条管单位)对本单位档案工作欠帐很多。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档案意识淡薄,领导重视不够。基层部门档案是基层机关在公共行政管理活动中所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音像等多种形式的历史记录,是基层工作的宝贵信息资源。近年来,基层机关领导主要精力都放在抓经济上,整天忙于中心工作或民生工程,对与档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学习甚少,了解不深,许多基层干部档案意识相当薄弱。有的领导干部甚至认为档案工作只是档案部门的事,对档案工作不闻不问,自已不想管也不愿管。有些部门对档案工作重视不够,没有把档案工作列入机关年度工作计划,档案工作不研究不安排,档案问题得不到解决,场所、经费、人员没有保障,档案工作自然就做不好。(二)档案室建设简陋,经费投入不足。大部分机关的档案室建设简陋,基础条件差,档案柜大多数是木质的,陈旧老化,通风性能不好,安全措施没落实,防虫防霉设备不配套等;有些因受办公条件的限制,没建立专门的综合档案室,而是与机关办公室合为一体,既影响正常办公又影响档案管理;还有的只能叫杂物保管室,档案室里的档案没有多少,杂物、旧物堆满房间。(三)档案制度不健全,资料保管不善。很多机关单位档第1页共4页案的收集、保管、保护、借阅和保密等制度不够健全;有的虽建立了一些管理制度,却流于形式执行不严,档案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档案资料收集不全,整理不及时,文件资料堆积如山,丢失严重;档案管理混乱,致使其他干部或闲杂人员可以随意进入档案室查找资料和借阅档案,借出的档案又不履行任何手续,有借无还时而有之,时间一长档案资料就不知去向。由于档案保管条件简陋,保护措施不到位,许多机关单位的档案资料已经被虫蛀被鼠咬,甚至发生霉变腐烂。(四)档案管理人员更替频繁,业务素质不高。就我县而言,由于体制的问题,机关档案管理员没有专职的,大部分是兼职,再加上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劳神费心的苦差事,经常要接触有毒害的档案,档案人员身体健康得不到保障,档案岗位津贴又不到位,同时档案业务素质又要求高,很多干部都不愿干,即使在岗,也一身多任,往往被中心工作或民生工程占去绝大部分时间,对档案管理往往身有余而力不足,基本上没有时间去管理或整理本部门大量的档案资料,有时也只是应付而已。条件好的部门,直接送到县级档案馆帮助整理归档;条件不好的,就只能任其自然。二、对基层部门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建议(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努力为档案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的重视是做好档案工作的重要保证。为此,基层党委、政府一定要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档案工作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切实增强做好档案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同时又要充分认识档案工作是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要加强档案法律法规的学习,进一步明确档案工作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要在广大干部群众中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档案法规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及档案的利用价值作用,不断提高全社会的档案法律意识。要经常召开联席会议研究档案工作,认真听取关于档案工作的汇报,落实相关工作经费,及时解决档案管理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时刻关心和支持档案工作者,努力为档案事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第2页共4页(二)加大投入,夯实基础,切实推进档案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