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顶峰之作。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描写了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的广阔的社会现实。有“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之称。曹雪芹曹雪芹(1715──1764)名霑,号雪芹,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红楼梦》是他“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产物。可惜,在他生前,全书没有完稿。今传《红楼梦》120回本,其中前80回的绝大部分出于他的手笔,后40回则为高鹗所续。80回以后他已写出一部分初稿,但由于种种原因而没有流传下来。《红楼梦》第五回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翻看副册时,只见画着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后面书云: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大家知道这首判词说的是谁吗?——《红楼梦》之金陵十二钗副册香菱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教学要点1、积累生字生词。2、分析香菱的人物形象,学习小说塑造人物的手法。3、学习香菱虚心好学、刻苦勤奋的求学精神掌握下列字词的读音:仄(zè)声应玚(yáng)蘅(héng)芜(wú)苑(yuàn)三昧(mèi)暧暧(ài)请柬(jiăn)胡诌(zhōu)颦(pín)姊(zĭ)妹怔怔(zhèng)鳏鳏(guān)画缯(zēng)需积累的词语需积累的词语起承转合以词害意地灵人杰起承转合以词害意地灵人杰诲人不倦挖心搜胆精血诚聚诲人不倦挖心搜胆精血诚聚穿凿揣摩穿凿揣摩香菱学诗三步骤先是拜黛玉为师,并在黛玉的指导下细细品味王维诗;其次是一边读杜甫诗,一边尝试作诗其三是经历了两次失败,终于成功。林黛玉香菱和本文相关联的故事情节:香菱被人贩子卖与呆霸王薛蟠为妾后,随薛家进京,一直住在荣国府的梨香院。平日里她要伺候薛蟠,难得有空。这一次因薛蟠外出经商,宝钗便把她带进了大观园给自己做伴。环境的变化激发了香菱学写诗的愿望,宝钗笑她是“得陇望蜀”,劝她“且缓一缓”,可她急切的很,于是去找黛玉。课文就是从这里开始的。找出文中表现香菱专心学诗的语句和侧面描写香菱学诗专注的语句.1、“香菱拿了诗,回至蘅芜苑中,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宝钗连催她数次睡觉,他也不睡。”2、“如此茶饭无心,坐卧不定。”3、“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来往的人都诧异。”4、“便自己走至阶前竹下闲步,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5、“至三更以后上床卧下,两眼鳏鳏,直到五更方才朦胧睡去了。”6、“香菱怔怔答道:“‘‘闲‘‘是十五删的,你错了韵了。”侧面烘托1、“……越发成个呆子了。”(宝钗)2、“这个人定要疯了!”(宝钗)3、“可真是个诗魔了。”(宝钗)4、“你这诚心都通了仙了。”(宝钗)侧面烘托的作用:进一步突出香菱学诗的投入与专注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宝钗:你本来呆头呆脑的,再添上这个,越发弄成个呆子了香菱是一个怎样的女子?用“我从觉得香菱是一个————的女子。”来交流香菱学诗终有所成的原因是什么?对你有何启示?畅谈感受有志者事竟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名师出高徒香菱学诗的过程,可用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古今成就大事业者所必须经历的三种境界来概括:“悬想”:“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苦索”:“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顿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在灯火阑珊处。”拓展迁移从古至今,勤奋学习的事例不胜枚举,刻苦勤奋的精神也万代传承,试讲一讲你所知道的勤学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