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学设计(第4课时)教学目标:1.借助学具的直观操作,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明白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的道理。掌握计算方法,并会笔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2.能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目标解析:通过情景的创设,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亲身经历个位上不够减时应该从十位退“1”当“10”来减,同时在交流、计算中掌握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笔算的算法。教学重点:掌握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和算法,并会笔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教学难点: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明白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当“10”的道理。教学准备:课件、小棒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一)口算。15-7=20-8=17-9=13-7=指定某名学生说说口算时是怎样想的,提示:利用小棒来说明理由。(二)课件出示“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三名金牌榜”情境图。代表团金牌数中国51美国36俄罗斯231.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2.根据图中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有关减法的什么数学问题吗?3.学生汇报有关减法的数学问题,收集如下:(1)中国比美国多多少枚金牌?(美国比中国少多少枚金牌?)(2)中国比俄罗斯多多少枚金牌?(俄罗斯比中国少多少枚金牌?)(3)美国比俄罗斯多多少枚金牌?(俄罗斯比美国少多少枚金牌?)4.学生先独立解决问题(3),指定某名学生板演,全班交流,笔算时应该注意到什么?(板书: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5.学生根据问题一、问题二列出算式:51-36=,51-23=【设计意图:复习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计算能力的平台,这个展示过程,激活了学生已有的两位数减一位数、100以内不退位减法的知识经验,也是帮助学生理解10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理做好铺垫,完成知识的迁移、提升,为后续的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撑。】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一)尝试练习,制造冲突。1.学生试着口算51-36=。2.尝试列竖式计算,同桌交流遇到的困难。3.指定某名学生汇报,引发冲突:个位上的数不够减。(二)动手操作,建立表象。1.小组内借助小棒进行探究,教师巡视。2.汇报交流,理解算理。预设:①11-6=5,40-30=10,5+10=15②10-6=4,4+1=5,40-30=10,5+10=15问:为什么都要拆开一捆啊?3.课件演示摆小棒的过程,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三)明确算理,掌握算法。1.根据摆小棒的过程,学生列竖式计算,同时指定某名学生板演。2.全班交流,掌握算法。(1)个位:当被减数的个位上的数不够减时该怎么办呢?当被减数的十位上退1后被减数的个位上就是多少?个位上减得的差是多少?它表示什么意思?(提示:几个几)(2)十位:现在被减数的十位上是多少?十位上减得的差是多少?这时减得的差表什么意思?(提示:几个几)(3)结合摆小棒的过程,列竖式计算。(4)学生交流:个位和十位分别怎样算?并形成如下板书:强调: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退位点记住点。3.练习巩固。列竖式计算问题(2):51-23,指定某名学生板演,然后全班交流。(四)运用知识,拓展提高。1.出示题目,理解题意。小明到书店买了一本24元的书,付给售货员50元,应找给小明多少元?2.学生列式,并列竖式计算,指定某名学生板演,然后全班反馈,强调:从十位上退“1”后,个位上要算10减3。3.比较51-36和50-24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五)观察比较,全面认识。今天学的列竖式计算和前面学的有什么不同?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设计意图:结合生活背景,体会减法的意义;借助学具帮助学生理解100以内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算理,有效地沟通了算理与算法之间的联系。同时放手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决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把学生推向主体地位。】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一)教材第19页的“做一做”。先让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同时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