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在世界的东方详案VIP免费

在世界的东方详案_第1页
1/4
在世界的东方详案_第2页
2/4
在世界的东方详案_第3页
3/4
教科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在世界的东方保靖县实验小学米艳冰[教材分析]:从四年级上学期,教材开始引导学生从认识自己生活的地方逐渐进入到认识自己的祖国。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祖国真大》的四个活动主题旨在引导学生在对我们居住的地球有个初步的、整体的认识的基础上,深入地了解作为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中国的概况,从而强化热爱国土的情感,也为后面进一步“走进世界”打下基础。“在世界的东方”是本单元的第一个主题,旨在让学生学会从全球的视角来认识祖国与世界的关系,了解中国在世界中所处的位置及概况。[设计思路]:1、大胆教,教清楚,教准确。纵观十二册品德书,从这一课开始,认识视角逐步转向祖国和世界,这一课是奠定地理类题材学习的基础,并与以后的初中地理学习直接对接,而学生的地理知识储备甚少,认知水平还很有限,采用老师教为主,学生小组探究为辅的方式,能促使学生达到学准确,学清楚的效果2、遵循由立体到平面再到立体的规律。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先从地球仪入手,做一个简单的了解,再结合书上的东西半球示意图和与我国相邻和隔海相望的国家示意图,学会在地图上找中国,具体了解祖国的位置,为立体层面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如果是一堂完整的40分钟的课,那么余下的20分钟当继续深入开展立体层面的学习,即在地球仪上展开进一步的探究。[教学目标]:1、借助东西半球示意图,借用参照物和辨别地图方向的知识,表述中国的半球位置、海陆位置;通过与我国相邻和隔海相望的国家示意图的指引,小组合作交流,了解有哪些国家与我国相邻,哪些国家与我们隔海相望,了解我国与邻国的位置。2、小组合作,结合了解的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邻国位置,在地球仪上找到中国和北京,并发现其他信息。3、认识比例尺,计算中国最东端到最西端的距离,感受祖国疆域辽阔,激发学生为祖国而自豪的情感。[教学重点]:通过示意图,借用参照物和辨别地图的知识,表述中国的半球位置、海陆位置和邻国位置。[教学难点]:1、准确表述中国的海陆位置和邻国位置。2、活学活用,结合所学知识在地球仪上找到中国和北京。[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1、咱们一起来猜个谜语,好不好?亚洲东,大洋西,世界东方屹雄鸡。东半球,北半球,雄鸡开唱高昂头。评价:(老师还没说完你们就猜到啦!)你们可真聪明!2、师总结:是呀!它就是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国,它就像一只雄鸡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在地图上找中国,具体了解我们祖国在地球上的位置。二、半球位置1、认识地球仪。在茫茫的宇宙中,我们中国和其他2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一同居住在地球这颗蓝色星球上。因为地球太大了,人们很难看到它的全貌。于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2、认识经纬线。(1)还记得以前学过的复习位置与方向的知识吗?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板画坐标线)(2)结合图片演示,解说: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是经线;顺着东西方向,围绕地球一周的是纬线。这刚好有一个地球仪,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做手势)3、中国位于东半球。(1)国际上以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将地球分成了东西两半球,(板贴东西半球示意图)依照坐标线判断一下,这是?(指示东半球)这是?(指示西半球)那么,中国位于?中国位于东西半球的(东)半球。评价:说得既准确又完整,好极了!/试着完整地来说说,好极了!(2)还有谁能像他这样说?同样很棒!4、中国位于北半球。(1)地球仪上最长的纬线叫赤道,赤道把地球平均分成南北两个半球。依照坐标线,我们知道: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2)由此,你们发现中国的位置是?中国位于南北半球的(北)半球。声音洪亮,表述得也很清楚。你也来试试!特别好!5、总结: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这就是中国的半球位置。(板贴:半球位置)过渡:咱们继续学习在地图上找中国。三、海陆位置1、在地球上有七大洲和四大洋,他们分别是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南极洲。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冰洋。2、了解了七大洲和四大...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在世界的东方详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