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校后勤管理改革创新一、现阶段基层党校后勤管理基本模式在党校工作中科研是基础,教学是中心,后勤是保障。基层党校做好后勤管理工作,推进党校后勤管理科学化,是党校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的重要前提。目前,基层党校后勤运作主要有党校自管、对外承包和委托管理三种运作模式,其中:(一)党校自管模式一种是以党校行政科室进行直管,因为人员少、成本低、灵活性大,这在党校过去发展中应用比较普遍,但由于受发展变化要求和服务质量欠佳的影响,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大规模干部培训工作后勤保障的要求,所以被另一种在党校下面成立服务中心、聘用专职人员的形式所替代,该模式因为对服务中心人员有绩效考核制度,行政科重点主要是做好协调、监督、考核工作,加之运作机制规范,运行成本相对较低,服务质量好,经营效益佳,积极性高,能适应新形势下新党校大规模干部培训工作后勤保障要求。(二)对外承包即通过公开招投标形式,将党校宾馆(食堂)外包给其他单位,承包单位上交一定的承包费用,经营便再与党校无关,此种方法优点是:物业工作人员关系不在党校,党校可以大大减少后勤管理精力,并有一定的承包经费收入,缺点是党校调控权减弱,对教育培训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而且如若承包经营形势不好时,容易发生经济纠纷。(三)委托管理即党校将服务统一打包,通过公开招投标委托给物业公司(酒店),物业公司(酒店)只服务不经营,党校支付相关费用,党校行政科负责经营、监督、考核,此方法优点是服务质量好,物业工作人员关系不在党校,党校可减少一定的后勤管理精力,缺点是党校要支出物业费,需列入政府财政预算。这三种模式各有利弊,基层党校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取长补短,创新运作机制,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后勤管理之路。第1页共4页本文认为:以“经营+服务”的理念和委托式管理的模式进行尝试,在党校后勤管理实践中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二、基层党校后勤管理改革创新的现实需求积极探索党校管理工作规律对党校工作的顺利开展影响重大,党校后勤服务工作在整个党校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目前基层党校后勤管理工作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最主要表现在:(一)观念落后,思想僵化现阶段在基层党校后勤服务意识中等、靠、要的思想依然存在,宁愿服务不足,也不愿冒险,自力更生意识不强,总希望靠政府帮助解决困难。在工作中,依然存在“重管理、轻服务”的思想。(二)后勤服务管理体制不规范基层党校主要是使用行政手段来管理会议和培训班等日常事务,再加上各种配套设施落后,经常会出现行政科室职责不明确,各方面制约因素依然存在,使后勤服务难以科学规范化。(三)后勤保障能力无法适应大规模培训干部的要求基层党校通常食堂较小,宿舍数量也明显不足,后勤保障能力相对较差,这与大规模培训轮训领导干部的要求存在较大的距离,与学员和教职工的要求也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这是党校的后勤服务工作存在的挑战。因此,如何迎接新时期党校经营管理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让后勤服务工作管理规范、保障有力、服务优质,对党校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现阶段基层党校后勤管理改革创新的现实需求。三、基层党校后勤管理工作改革创新的建议基层党校必须以争创“教学培训最精、调研科研最强、服务管理最优、校园环境最美”为发展目标,努力改善办学条件,进一步做好后勤服务保障工作,不断提升党校整体工作水平。为此本文认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时期,基层党校管理工作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以便为今后干部培训工作提供更加细致入微的后勤服务保障。(一)坚持观念思路的创新第2页共4页新时期新阶段,基层党校的后勤服务必须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化服务体制,在围绕基层党校工作开展服务的同时,积极寻找生存和发展的领域和空间。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基层党校通过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基层党校后勤工作者必须审时度势,积极稳妥地开好头,起好步。引进社会化参与党校后勤服务,目的就是按照市场化社会化的要求,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嫁接改造党校后勤管理体制,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