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科学的翅膀,放飞科学的梦想科技节活动总结展开梦想的翅膀中国移动科技人才候选人**分公司**先进事迹有许多人,他们为了理想的实现而不畏艰辛,勇于追求、开拓探索,不惜付出毕生的精力,奋斗到底,永不言败。通过挑战,不断超越自我,用努力与付出实现自己的理想与追求,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中国移动**分公司的**就是这样一个人。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波通信工程系**,从1994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移动通信技术维护和管理工作。也许是他和移动技术维护这个工作特别的投缘,自接触移动技术维护工作那一刻起,就把自己的人生坐标定位在这个工作岗位上,并为此进行了无止境的追求,是那么的执着、那么的投入,几乎全身心的扑在工作上。在事业与亲情的天秤上,他把更多的砝码摆在了事业的一边,为了事业,他几年春节放弃回家团圆,主动值班,令多病的妈妈望穿双眼。“移动通信维护工作太苦、太累,没多大奔头,你这样干值得吗。”有人曾这样问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而我理想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尽快使移动网络延伸到黔北每一个角落,让中国移动关爱无处不在,为填补乡村不通电话的空白而贡献自己光和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笑一笑回答。**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参加工作以来,爱岗敬业,尊重领导、团结关心同志,勤勤垦垦、乐于奉献。春去冬来十个春秋,他在移动维护这个平凡的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始终把移动通信事业当成自己努力的方向,并为此不断地追求、探索、进取。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刻苦钻研业务,参加各种培训班,不懂就问、不会就学,用学校里学的知识,结合工作实际,大胆探索、实践,不断总结经验,第1页共6页不断创新完善,大胆的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有时为一组数据,反复试验,一丝不苟。对于移动通信维护与建设,他有着很深的体会,通信建设除了要有管理的经验,更重要的是要有全面的技术基础,从基建到电源、从设备到光缆,都需要管理者有一整套整体思路,从基站开通来说,涉及的技术专业有六、七个。因此在业余时间,他十分注重业务学习,无论是原专业的无线通信,还是未学过的sdh光纤通信、光缆线路、电源设备,他都认真自学并向有经验的同志虚心请教外,还组织本部门的同志学习交流,加强自身及部门业务素质的提高,为后期建设工作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功夫不负有心人,短短几年内,他已成为移动通信维护的行家里手。1995年在摩托罗拉公司移动电话系统维护征文中,他所撰写的《论emx-250交换机的优化维护》一文获通信会议例文宣讲,受到与会人员的好评。根据雷电知识的学习和移动基站防雷实践,撰写了《移动基站综合防雷系统实践》在《贵州移动通信》上刊登。2002年至2005年他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了重庆大学在职研究生的学习,并结合当时中国移动公司的实际工作情况,完成了《**移动wcdma规划研究》的论文写作,为后期移动发展3g提供了基础素材。1999年8月,中国电信重组移动分营,分营后的**移动通信面临困难重重,基站仅有70个,网络质量差,大部分乡镇根本就没有网络覆盖。加之移动通信市场的激烈竞争,移动要保持网络服务的优势才能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要达到这一目标,就必须改变现有通信状况,时任运维部主任**同志,深感肩负的重任,强烈1的责任感驱使他把公司的发展视为己任,下决心要尽全力改变眼前的现状。**带领同事们身背图纸、仪器,冒严寒、战酷暑,翻山涉水,勘察、测量选址,收集数据,饿了吃点干粮,渴了喝口山泉水,在较短的时间内,足迹踏遍了黔北的十二个县(市)区的大部分乡镇。从选择基站位置、到制订施工方案,从筹备货源、到建设安装开通,无不浸透着他们辛勤的汗水。几年来,谁也无法计算出他们究竟翻了多少座山,趟过多少条河,战胜第2页共6页了多少困难,放弃了多少个与家人团聚的节假日,加了多少次班,总之哪里需要他就出现在哪里。经过多年的建设,中国移动**公司基站总数从分营初期的70余个,发展至现在的3000余个。2004为解决农村的通信问题,充分发挥信息对农村经济生活发展的促进作用,移动公司承担了贵州全部行政村通信覆盖的任务。**又带领项目管理和技术人员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