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诫学习心得体会班昭,字惠姬,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生卒年不详。出身名门,父亲班彪与长兄班固都是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次兄班超则投笔从戎,先后出使和平定西域,为维护东汉王朝一统屡立奇功。班昭年少丧父,由母兄鞠养成人,十四岁嫁同郡曹寿,又不幸早寡。虽身世坎坷,但为人坚毅,其才德学识,更是深得汉和帝器重。《后汉书〃列女传》载,“兄固著《汉书》,其八表及《天文志》未及竟而卒,和帝诏昭就东观臧书阁踵而成之。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诸贵人师事焉,号曰大家。每有贡献异物,辄诏大家作赋颂。及邓太后临朝,与闻政事。”可见班昭在史学、文学乃至政治上都颇有建树。所著《女诫》七章,更是影响深远,与唐代宋若莘《女论语》、明仁孝文皇后《内训》及王相母刘氏《女范捷要》并称为“女四书”。女诫鄙人愚暗,受性不敏【2】【1】,蒙先君之馀宠【3】,赖母师之典训【4】。年十有四,执箕箒于曹氏黜辱【7】【5】,于今四十馀载矣【8】【6】。战战兢兢,常惧【9】,以增父母之羞,以益中外之累【10】。夙夜劬心,勤不告劳第1页共35页【12】,而今而后,乃知免耳辱清朝【13】。吾性疏顽【11】,教道无素,恒恐子谷负【15】。圣恩横加,猥赐金紫【14】,实非鄙人庶几所望也【16】。男能自谋矣,吾不复以为忧也。但伤诸女方当适人不闻妇礼【17】,而不渐训诲,,惧失容它门,取耻宗族【18】。吾今疾在沈滞,性命无常【19】,念汝曹如此,每用惆怅【22】【20】。间作《女诫》七章【23】【21】,愿诸女各。写一通,庶有补益,裨助汝身。去矣,其勖勉之【24】【注释】【1】诫,文体名,用以规劝告诫。《女诫》是班昭晚年为教导诸女如何立身处世而作,包括卑弱、夫妇、敬慎、妇行、专心、曲从、和叔妹七章,阐述女子修身持家之道,教诲女子曲从谦顺之礼。这是现存第一种女性教育类专书,俗号《女孝经》。书成之后,当时的经学家、教育家马融颇为赞赏,就教他的妻、女学习。后来郑玄注《周礼》“四德”以及后世女学讲“四德”,都是基于《女诫》中的解释而进行阐述的。第2页共35页【2】鄙人,见识鄙陋之人,这是作者的自谦之辞。愚暗,愚钝而不明事理。受性,犹赋性,生性。不敏,不明达,不敏捷。《国语·晋语二》:“款也不才,寡智不敏,不能教导,以至于死。”韦昭注:“敏,达也。”【3】先君,指先父,即班彪(3-54),东汉初年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彪字叔皮,自小好古敏求,游学不辍。年二十馀,更始帝败,三辅大乱。时隗嚣拥众天水,彪乃避难从之。著《王命论》,以为王者兴祚,非诈力所致,欲以感之,而嚣终不寤,遂投奔河西大将军窦融,为其画策事汉,总河西以拒隗嚣。及融征还京师,光武帝闻其才而召见,举司隶茂才,拜徐令,以病免。彪既才高而好述作,遂专心史籍之间,继采前史遗事,傍贯异闻,作《史记后传》数十篇。后为望都长,卒于任上,年五十二。《后汉书》有传。馀宠,犹馀荫。此指先父传留下来、惠及自己的恩泽。【4】母师,母指傅母,师指女师。傅母是古时负责看顾贵族子女的老年妇人。《太平御览》卷六九○引《三礼图》:“古者傅母,选无夫与子而老贱晓习妇道者,使之应对也。”女师是古代掌管教养贵族女子的女教师。《诗·周南·葛覃》“言告师氏”毛传:“师,女师也。古者女师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典训,常训,指准则性的训示。【5】箕箒,畚箕和笤帚,都是用竹篾制成的扫除工具,用来清除垃圾秽物。《汉书·高帝本纪》载,吕公谓高祖曰:“臣有息女,愿为箕帚妾。”按,“执箕帚”本是身份低贱者所做之事,这里“执箕箒于曹氏”云云,乃是班昭的谦辞,是说嫁入曹家后,自己只敢执箕帚,供洒扫,侍奉舅姑,以尽妇道,而不敢以主人的身份自居。【6】载,年,岁。《尔雅·释天》:“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按,《后汉书·列女传·班昭》:“扶风曹第3页共35页世叔妻者,同郡班彪之女也。""博学高才,世叔早卒,有节行法度。”既云“世叔早卒”,则班昭必当早寡。然此言“年十有四,执箕箒于曹氏,于今四十馀载矣”,下文又言“伤诸女方当适人,而不渐训诲,不闻妇礼,惧失容它门,取耻宗族”,故“间作《女诫》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