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幸福课堂感悟英语教学改革已进行多年,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实现师生价值?我结合本学科的教学来谈谈我的感悟。一、树立正确的教师观和学生观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昔日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师乐教不如生乐学”。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指导学生有效地学习,把学生作为中心,围绕学生的特点和需要,以帮助学生不断进步为目的,学会商讨问题、解决问题。由“牵着孩子走”变为“推着孩子走”。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为此,教师要创设情景,激发兴趣“让灵魂飞翔起来”,使学生心灵产生震撼,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教师要“以学科为本”转向“以人为本”,树立主体意识,造就独立人格。教师必须研究学习主体,研究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素质教育上寻根求源,要意识到学习者之间存在着差异。因此,外语教学中,教师考虑的重点不应该是“我们该教些什么?而是促进外语学习的条件是什么?我们如何在外语教学课堂中创造这些条件?”等。有人说:教师的职责一是“鱼”,二是“渔”。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外语教学的过程中的“渔”,就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外语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二、具备过硬的教学水平:新课程要求英语教师要终身学习。昨日半碗水远远满足不了时代发展的需求也许我们仍在课堂上教学生“Howareyou”,殊不知现代英语中使用“Howareyoudoing”更为流行,现代英语词汇急剧增加,英语和美语之间的差距缩小。特别是青少年,他们以使用美语为Fashion。就连现代英国人已接受了“baby-sitter,teenager,know-how,gimmick”,“fix”,“scrab”,“baggage”等美语词。如果我们英语教师不跟上时代的步伐,不坚持学习和接受新事物,不了解现代英语发展的现状和趋势,那么,我们所教出来的学生一旦走向社会,他们的英语是多么bookish啊!1.必备的听说读写能力。新课程教学理论认为,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是同步发展的。学生学习英语,既是学习英语知识的过程,也是发展英语技能的过程。这就要求英语教师有必备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如果英语教师的听力与表达能力较差,读写能力平平,语感不尽如人意,就会阻碍英语教学的实施并直接影响着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所以,英语教师应努力提升英语语言文化素质,在听、说读、写等方面,狠下功夫,提高英语水平。2.必备的基础知识能力。新课程要求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核心部分是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是胜任英语教学的必备条件。3.必备的教学能力。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英语教学要求教师精心策划教学方法,创设语言学习的环境,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和探究。同时倡导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交流思想、情感、信息。4.必备的跨文化学习、交际能力。新课程指出: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跨文化学习是英语教师终身学习,提高综合语言能力的必由之路。经典文学作品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可以从更高层次上提升人的文化素质,乃至整体素质。5.必备的科研创新能力。新课程指出:英语教师要在专业素质及教学中敢于科研、敢于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创新包括教学创新、理论创新、技巧创新、学法创新和教法创新。没有科研创新,就没有发展,就没有突破,也不会有前进,教学就会缺乏生气和活力。实践证明:科研水平较高的教师,其业务能力较强。教师的这种创新精神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创新意识。大胆改革和创新是新时期英语教师素质的重要体现。四、要养成反思的良好习惯反思是教师成长发展的必由之路。反思能使教师保持一种积极探究的心态,使教师重新找回失去的自我。在教育教学中有时候觉得“山穷水尽疑无路”,通过反思、探究,常常能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柳暗花明又一村”。教师要从踏上工作岗位就尽早养成反思的良好习惯。习惯成自然。叶圣陶说:“凡是好的态度和方法,都要使它们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像一种本能,一辈子受用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