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80—81页例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含义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2)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和方法。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情感与态度:(1)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美,会从美观和实用的角度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2)学会从全面、周到的角度考虑问题(3)体验数学和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理解三角形的含义,掌握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教学难点:三角形高的确定及画法。教具、学具的准备:教师准备:三角形在生活中应用的课件,木条,三角板等。学生准备:木条,三角板,直尺等。教学方式:合作探究式。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课件出示三角形在生活中应用的图片。(让学生找出其中的三角形)三角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这么广泛,对我们的生活帮助很大,今天我们就共同来探索这个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三角形,和它做更好的朋友,好吗?(板书课题:三角形的认识)【设计意图:通过再现生活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探索的积极性。】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一)探究活动,掌握特征1、比较归纳,揭示三角形的概念。师:你们会画三角形吗?现在就试着画一画。(学生画三角形)师:同学们画出不同形状的三角形,请同桌或邻桌同学对比、评价、讨论,什么样的图形是三角形?(让学生充分表达见解)师:同学们说了自己不同的想法,别着急,老师先请大家帮个忙,判断老师邀请来的图形朋友是不是三角形好吗?(《数学分层测试卡》基本练习1)全班同学说说那个是三角形,那个不是三角形,为什么?师:那要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三角形需要哪些条件呢?引导学生概括出三角形的定义,教师板书: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重点讨论理解“三条线段”“围成”。【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画三角形,判断三角形,感受三角形的含义,从直观到抽象,经历数学概念形成的过程,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2、自学课本,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师:三角形各部分也像角一样都有自己的名称。请你快速浏览课本P81并在自己画的三角形里标出各部分的名称,同桌互相指一指,说一说自己所画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指名说出三角形的边、顶点和角。【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3、介绍三角形的字母表示法。师:为了表达方便,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这个三角形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让学生给自己画的三角形标上字母,起个名字。【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用字母表示三角形方便。】4、认识三角形的高和底。课件出示房子屋顶侧面的三角形。师:要想知道三角形房顶的高你准备怎么测量呢?先想一想,然后说说你的想法(交流、汇报,了解学生测量的方法,引出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教师边讲解边示范三角形高的画法。指名演示画高,其他同学在纸稿上画。观察黑板上或自己画的有一组高和底的三角形,提问:在这个三角形中,还有其它的高和底吗?学生在三角形中画出其它的高,并在小组里交流、讨论出三角形有三组高和底。【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高和底的学习是实际的需要,通过观察、操作掌握三角形高的画法,为以后学习三角形面积做好准备。】三、巩固应用,分层测试:《数学分层测试卡》48页余下的题目。【设计意图:练习设计具有阶梯性,既巩固基本的知识点,强化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又能使优生得到扩展,让不同的学生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四、分层评价,反思提升:师:同学们,这节数学课你们学得开心吗?谈谈自己的收获好吗?【设计意图:根据学生回答情况,针对不同学生进行鼓励,激发学生的后续学习。】五、布置作业:课本第86页第1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