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开放周教案四年级数学课题:《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授课时间:2012.4.27教学目标:1、让学生探索并掌握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乘(或除以)几的变化规律;能将这规律恰当地运用于实际计算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初步获得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和经验。3、通过学习活动的参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4、培养学生从正反两个方面观察事物的辨证思想。教学重点:发现并运用积的变化规律。教学难点:积的变化规律的探究策略。教学过程:一、自主预习检查:一千克橙子6元,买2千克花多少钱?40千克呢?200千克呢?(学生回答)6╳2=12(元)6╳40=240(元)6╳200=1200(元)师:仔细观察、比较这组算式,你能发现什么?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和积是怎样变化的?积的变化有没有规律呢?是什么规律呢?这节课我们来研究这个问题。二.自主探究,发现规律1、研究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变大,积的变化情况。6×2=12(元)6×20=120(元)6×200=1200(元)(1)师:在研究问题的过程过程中,为了方便我们研究和表达,可以把这组算式分别说成(1)式,(2)式,(3)式。(2)引导学生分别用(2)式、(3)式与(1)式比,观察因数和积分别有怎样的变化?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3)出示18×2=36和30×2=60,还是与(1)式比较,观察因数和积分别又有怎样的变化?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教师引导师:你们真能干!刚才,我们从上往下观察,发现了这样的积的变化特点,那从下往上观察,用刚才比较研究的方法,比一比,看看有没有新的发现?具体应该怎么比呢?2、研究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变小,积的变化情况。(1)师:如果这组算式从下往上观察,分别把上面的两个式子与底下的一个式子作比较,会不会有新的发现呢?学生独立思考后把想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2)全班汇报交流:你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3、验证规律。师谈话:刚才大家发现的规律是不是具有普遍性呢?研究数学问题一般不匆忙下结论,要再举一例子,看看会不会出现相同的情况。如果有一个例子出现了不同的情况,就不能把这种发现当作规律,这就是研究数学问题应该持有的严谨的态度。你能自己举例说明积的变化规律吗?每位学生写3个算式,同桌互相检查和交流因数和积是怎样变化的。(汇报情况略)师:既然许许多多的乘法算式中都有这样的积的变化特点,它就是今天我们探究的积的变化规律。谁来把这个规律再说一说。数学讲究简洁美,能把它说得再简单点吗?同学们,祝贺你们发现了积的变化规律,愿意用它解决实际问题吗?三、运用规律,解决问题1、根据8×50=400,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积。16×50=32×50=8×25=2、全社会各界朋友发起了向西藏教育捐赠和教师自愿者等活动,他们考虑着何种运输方式进入西藏。咱们也帮忙分析一下,一辆汽车在青藏公路上以60千米/时的速度行使,4小时可以行()千米。一列火车在青藏铁路上行驶的速度是汽车的2倍,这列火车用同样的时间可行()千米。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师:在这节数学课上,你们还有什么收获吗?师:大家用自己智慧的双眼,聪明的大脑发现并运用了乘法规律,老师真为你们高兴。学以致用,其乐无穷。先选择下面计算题中的一道算出积,然后直接写出其他各题的积。18×30=18×15=18×5=54×5=师:比较18×15=270和54×5=270,你们还有什么新的问题、新的想法吗?多么有价值的问题!下课后你们用今天研究问题的方法去探究新的规律,老师祝你们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