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数除以小数》教学设计三里镇中心校梁雪丽【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一个数除以小数”P28例4及“做一做”练习题【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理解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培养学生运用转化的思想,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积极学习态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分析】教科书首先通过生活情趣,引入一个数除以小数的除法计算,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小数除法的意义。本课时创建了老奶奶编“中国结”的生活情境导入新课,让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体会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合作交流、比较的方法,归纳出“一个数除以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学生分析】相关知识及基础:学生已有了,以前学过“商不变的规律”,和前一节课学习的“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的计算经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利用商不变的规律,正确地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正确移动被除数的小数点。(2)教学难点:当被除数、除数的小数位数不同时,要根据谁的位数进行转化?【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教学时间:5分钟)1、填空(1)0.78扩大10倍是()(2)9.38扩大100倍是()(3)0.023扩大100倍是()2、口算:根据120÷60=2,算出下面各算式的结果,并说出你是根据什么算出来的。12÷6=1200÷600=3、计算下面各题,并说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144÷18=6.12÷3=〔设计意图:这三道题的设计,让学生复习商不变的规律,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另一方面孕伏新知,寻找新知识的生长点为下面教学作好铺垫。复习时通过不同的方式表扬学生,使学生有信心学好这节课。〕二、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教学时间:1分钟)引:在中国,“中国结”代表着吉祥如意,表示祝福,也是中国的一种特色手工艺品,小明的奶奶每年过年时都编“中国结”送给亲朋好友。奶奶买回了材料,你们能不能帮算算这些丝绳能编几个“中国结”呢?请同学们打开数学课本281页。〔设计意图:以生活化的事例引出数学问题,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鲜活的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采用中国最传统的工艺“中国结”,让学生受到中国优良文化的熏陶,进行德育教育,符合本教材的意图。〕三、探索计算方法(一)教学例4(教学时间:12分钟)1、请学生独立思考:“可以编几个中国结?”该怎么列式?7.65÷0.85=师:请同学们读题,独立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列出算式。生:7.65÷0.85=(老师板书算式)2、小组合作,初步探索计算方法。课件出示学习要求:(1)观察:这个算式和上节课学的除法算式有什么不同?(2)能不能转化成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解决呢?〔设计意图:提出具体问题,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把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积极动脑思考,这样既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学习习惯。〕3、探索交流多样化的算法。4、交流,比较寻求最佳计算方法。师:请学生将自己的算式进行板书。引导学生重点研讨:①、除数和被除数需要同时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怎样移动小数点(说出具体的计算过程。)②、运用的是我们学过的那个知识点?板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商不变的规律转化(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对除数是小数的笔算除法计算过程的逐步分析,对数学知识抽丝剥茧,让学生经历小数笔算除法计算方法形成的过程,教师在学生疑惑之处,知识的生长点之处,进行答疑解惑。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好地突破教学重难点。)5、指导书写格式(竖式板书)〔设计意图:使学生清楚地明白转化的过程,又掌握了规范的竖式书写格式。〕6、反馈练习做一做:先说出下面各题的除数和被除数需要同时扩大到原来的多少倍,怎样移动小数点,然后再计算。62.4÷2.6=2.38÷0.34=0.544÷0.16=(学生独立完成后检验,同位交流;在学生独立做题时,教师辅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四、通过对比,归纳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教学时间:10分钟)1、指名板演。重点讲解:0.544÷0.16=引:当出现被除数与除数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