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法实例分析洋泾中学徐婕在前一节课中我们介绍了用解析法思想来设计算法的方法,并做了初步的应用讲解。此节课中为了加深学生对解析法实质和应用的理解,再列举了一道例题通过对此例题的分析来熟悉和巩固用解析法解题的过程。本课所举的例题是计算圆内完整的正方形砖块块数,在类型上比较接近于数学题目,因此经过分析找到该问题中蕴涵的数学关系是整个题目的关键,同时这也是用解析法解题的中心思想。由于该题相对于上节课的例题要难度大一些,要求学生完全的通过独立思考解决有些困难,所以我把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思考推进学生理解这方面。另外,要想把抽象的例题分析解释清楚,我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把示意图画出来,再从中寻找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式,最后得出该题的算法过程。在讲解中,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我把整道题的解决分成几个阶段,首先化繁为简,把一个大任务化简成小任务,再把小任务化简成更小的任务,从而降低每一阶段的解决难度,然后是层层分析——理清所有已知条件间的关系,层层推进——推出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总的数学解析式。在得出数学解析式之后,应该说整道题的重点已经解决了,接下来就是如何把解题步骤转化成用算法的流程图表示。但由于这道例题比较繁琐,虽然通过抽丝剥茧式的分析已经大致了解了解题的过程,可要直接地、清楚地写出流程图对于高一学生还是要求高了点。如果先把解题的思路一条条总结出来,然后对照解题的思路一步步来写流程图就会相对简单一点。但当时我是直接把解题思路列出来给学生的,其实可以让学生根据先前的例题分析自己来归纳解题思路,这样反而能锻炼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可能效果会比一味让学生听讲要好,今后我会在教学中多加注意。在流程图写出来后应该说整道题就告一段落了,但为了验证流程图的准确性以及给学生一个感观上的认识,最后用该算法的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了求圆内完整砖块的过程。由于本学科在现阶段的教学内容比较偏向理论,所以在教学形式上还是主要以讲解为主。此外我对于本堂课的准备应该说也还不够充分,所以上完课后觉得有一些不足,也待今后改进。比如在课堂中发挥学生主体学习作用不够,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利用书本,对于学生的课堂反映没及时把握,这些都是听课的老师给我提出的宝贵意见,对我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我会认真采纳大家的意见,不断改进和发展课堂教学方法,让教学变得更为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