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骨铭心的一课当我捧读《南京大屠杀》(语文出版社义务教育教材八年级《语文》<下册>课文)这篇报告文学时,我的内心是沉重的;当我教学《南京大屠杀》一课时,我的心情更是悲痛而愤怒的。我为日本法西斯曾经犯下的滔天罪行而义愤填膺,为我们的先辈们曾遭受屠戮而无限哀痛。中华民族曾经遭受的屈辱怎能抹杀?又怎能忘却?怀着一颗赤子心灵,身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深感自己肩负的历史责任之沉重,从来没有哪节课,能像教学这篇文章令我肝肠欲碎。我要让学生们都明白那段血与火的历史,让学生们在今天的和平环境中回顾历史,牢记那段民族的耻辱与悲哀,从而奋发图强,建设强大的祖国。正是怀有一腔正义感、使命感与责任感,我精心备课,认真钻研教材,参考大量有关资料,指导学生自主、探究,利用课堂内外,搜集有关日本侵华犯下的滔天罪行。要求学生课下讲给亲朋好友听,并且写成演讲词,开展“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八年级演讲比赛。6月26下午,在同学们即将面临期末统考的关键时期,尽管天气炎热,但丝毫没有影响演讲比赛的进程。八年级共有十五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演讲比赛。两节课的演讲,举办的比较成功。演讲代表的那一次次声情并茂、催人泪下的演讲,博得了全校师生的好评。这是刻骨铭心的一课,是课堂教学的一次拓展延伸,是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比较成功的范例。因此,教学这篇课文,不能仅仅停留于课堂,而应该走出课堂,拓展大课堂,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这正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