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非公企业工委工作要点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为契机,以“红领工作法”为抓手,以创新企业党建活动为载体,以促进企业跨越发展为目标,不断加强和改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为建设“五个”、冲刺百强县市做出新的贡献。二、工作目标1、提升一大品牌(红领工作法);2、实现两个覆盖(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企业实现党的组织覆盖,因条件暂不具备未建立党组织的企业实现党的工作覆盖);3、抓好三项培训(支部书记、广大党员、入党积极分子);4、建立四类制度(非公党建工作制度、例会制度、宣传制度、督查制度);5、实现五个提高(提高非公党建理论水平、管理水平、工作水平、领导水平、组织水平)。三、主要措施(一)加强四项学习,提高非公党建理论水平1、加强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将学习贯彻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按照中央、省、市要求,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切实做好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工作,迅速掀起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的热潮。各园区党委、各镇党委要围绕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全市非公企业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中精心组织开展“五个一”活动。即:组织一次集中收听收看活动;举办一期专题培训班;组织一次宣讲报告会;办一期学习专栏;开展一次我为企业发展献一策活动。2、加强群众性路线教育相关理论的学习。在全市非公企业广大党员中切实加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认真贯彻“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着力解决第1页共5页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3、加强非公党建理论学习。认真贯彻中办发[2012]11号《关于加强和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的意见(试行)》精神,组织举办全市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者专题培训班,系统培训政策文件、党建理论、党务知识,提高工作能力。4、加强业务知识学习。以非公企业党组织为基础,以“两室”(党员活动室、红领工作室)为阵地,扎实开展人才培训和技能帮带,提高党员职工业务水平。(二)、建立四类制度,提高非公党建管理水平1、建立工作制度。建立健全非工委、园区党委、企业党组织工作制度和职责,规范工作运行、组织设置、党员发展、日常报表、活动开展、评先表优等各项工作制度,完善工作机制。2、建立例会制度。建立非工委工作例会制度,对各园区党委实行一月一次例会,一季一次活动。每月组织召开一次工委工作会议,通报上月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查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研究解决办法,安排部署下月工作任务。3、建立宣传制度。及时总结、挖掘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先进经验和特色亮点,努力向各级党建刊物、媒体进行宣传和推介。制定下达园区、企业党建调研任务,研究出台奖励办法。原则上要求各园区每半年至少在各级媒体上刊发一篇调研作品,并与兑现专职党务津贴挂钩。4、建立督查制度。按照“147”管理模式的要求,建立各园区、镇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登记告知、季报通报、年检年报制度。各园区党委对非公企业党组织组建及党建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统计汇总,按月上报,按季通报,按年年报。每年对各园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完成情况开展督查考评,并对考评情况进行通报,下发整改通知书,对各园区、企业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督促及时改进。(三)、实施四大工程,提高非公党建工作水平1、实施“党建保障工程”。争取市委、市政府适当提高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经费预算,保障非公企业工委、各园区党委正常工作开展;推动非公企业将党组织工作经费纳入企业管理费第2页共5页用,建立并落实税前列支制度;采取以奖代补形式,对企业党建办点、开展活动等给予必要支持;支持非公有制企业按照有场所、有设施、有标志、有党旗、有书报、有制度的“六有”标准,加强党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完善一表三册、台帐、记录等党建工作基础资料。2、实施“典型带动工程”。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年内在全市非公企业评选一批先进党组织、优秀党务工作者、党员示范岗、优秀共产党员。要大力抓典型、促辐射、抓推广,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