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思品中考复习之浅见书楼中学罗玉萍我虽是第一次教九年级,但我仍坚持多年的教学经验,那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慢慢地和学生做朋友。而要能和学生做上朋友,必须做到自身有亲和力。所以有了亲和力,就离考试成功迈近了一步。怎样才会有亲和力:1、亲和力的培养要从课内外的点滴细节体现出来,教师要有亲和力,应先从生活上关心学生的角度入手。如发现学生有身体不适的时候要及时给予关心,哪怕是一句普通的话,学生也感到温暖,说明老师在乎他,无形当中,这学生也在你的那一科目下苦功夫了。再一个是,老师在课堂上要有笑脸,给学生的笑脸同我们给自家孩子的笑脸一样的真诚,一样的灿烂。学生答题出现错误时,不要训斥学生,但要严肃地替他找出错误的根源。解答题目时,拍拍学生的头,捏捏学生的脸,说一些俏皮的话,这些小细节,学生都感觉很温暖,自然而然地,课堂上就很配合了。2、付出实际行动在学习上生活上帮助学生。学生有正当的要求帮助,老师要诚心诚意地帮助学生。学生要求老师的帮助不光光体现在学习上,往往还要求老师在生活上帮助他们。接下来的一大步就要师生共同努力了。通过上半学年与本班学生的接触和他们期末考试情况,可以看出,他们考试没考好的主要原因有:基础知识弱、审题能力弱、解题技巧弱、表达能力弱等四“弱”方面。针对这些问题,特制定了以下复习对策:1、基础知识弱中考命题的意图是使学生在体现出应有的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时注重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特别是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初步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中考试题的题源大量来自于学生思想实际和社会生活实际但考试并不意味着课本已没什么用处,我们可以抛开课本去大量找材料、押热点同时,我市两考合一考试,基础性试题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所以,我们必须引导学生,依据《课程标准》,在课本中寻找观点和答题依据,把基础知识分析清楚、理解透彻。我们的学习如果离开了对知识的记忆和积累,那么任何能力的培养都是空中楼阁,而对知识的运用也无从谈起。其实初中生的认知程度、理解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是有限的,任何学科知识离不开记忆。记忆是基础,理解是根本,应用是目的。中考考的其实是记忆,是对过去知识的重复和再现,既不是要求创新的答案也不是真正的要求学生在考场上进行别出心裁标新立异,而是对基础知识的延伸与提升,是平时训练的结果。因此,在最后复习阶段,夯实基础知识是关键,紧扣教材复习,要以课本为本,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认真梳理每一课的基本知识点。同时,要提高基础知识的贯通能力,将不系统、不连贯的知识,加以概括、归纳、综合,构建条理有序的知识体系。比如复习“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这一知识点时,把这一知识点可分为:①我国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②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环境国情);③如何认识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关系?④为什么要保护环境(为什么要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⑤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⑥列举发生在我们生活周围破坏和污染环境的现象;⑦我们生活周围的环境问题给我们的危害是什么?⑧当地政府应该怎样保护环境?⑨学校应该怎样保护环境?⑩青少年怎样保护环境?⑾为了保护环境,请你设计两条宣传标语等。在这临近中考的复习中,因为各科的紧张复习,不少学生都感到头晕脑涨,在这个时候我会找些他们熟知的知识让他们默写,然后在全对的作业本上工工整整地画上一个笑脸,所以每次发作业本时他们都会关心自己是否得了笑脸,当看到他们想看到的笑脸时,他们的脸上也会展现出笑脸,这时我都会感受到他们心中稍稍的轻松。2、审题能力弱审不清题意,答非所问,缺乏提取有效信息或是提不全信息的办法。无论试题形式如何灵活多变,都脱离不了“题在书外,理在书中”的命题原则。因此,我们要学会以不变应万变,准确系统地理解和掌握教材知识,并善于运用教材知识去分析社会实际中的问题,这是提高复习效率的根本。复习中运用“死去活来”的办法进行训练,“死去”就是死记知识点,课本中的“必记知识点”和“熟读知识点”,要让学生多次识记;“活来”就是活用知识点分析社会与生活中的问题。让时政热点与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