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3个生字。2、理解语句意思,把握课文内容,体会做事要专心致志的道理。3、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4、初步了解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培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教学重点:1、文言文与译文对照学习,掌握生字词,弄清句意。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两个人的不同表现,体会做事要专心致志的道理,感受文言文的含蓄与深邃。3、背诵课文。教学过程:一、导语。1、示常见文言警句三人行,必有我师。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温故而知新。文言文是我国古代的书面语体,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学好文言文,对于提高我们的语言感悟能力、表达能力等都大有好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学弈》这篇文言文。2、本文选自《孟子》的《告子篇》,作者是孟子,是他谈到学习态度和聪明不聪明的问题时举的一个例子。3、谁能简单地介绍一下孟子的资料?(孟子: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战国人,肯定人性本来是善的,都具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提出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论点,着作有《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4、出示挂图:仔细看图,他们在干什么?三个各有什么表现?二、读课文,明道理。1、默读课文,文言文与译文对照,逐句了解文章的意思。对理解有难度、有困难的字、词、句做上标记。生自学。2、总结读文言文的特点:一是速度比较慢,二是句中停顿较多。3、谁再来将整篇课文读一读(指名学生读)4、指导学生理解课文。①解题:学弈什么意思?(围旗,下围棋):学习下围棋谁能单讲这个弈字(生答),汉字中有一个字和弈字特别象,谁知道这个字?②奕秋是个怎样的人?奕秋(人名,因善于下旗,所以称为弈秋),通国(全国)之(的)善(善于,擅长)弈者(的人)也。你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弈秋,全国善于下旗的人。者:的人,如读者是读书的人,作者是写作的人,像这样的还有吗?)③这两个人是怎样学的?使(让)弈秋诲(教导)二人弈,其(其中)一人专心致志,惟(只)弈秋之为听(只听弈秋的教导);一人虽(虽然)听之(指弈秋的教导),一心以为有鸿鹄(天鹅)将至,思援(拉,引)弓缴(本课指带有丝绳的箭)而射之(天鹅)。④他们一起学棋的结果呢?虽与之(他,指前一个人。)俱(一起)学,弗若(不如)之矣(了)。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这个人虽然与那个专心致志的人在一起学习,但不如专心学习的人啊。)⑤出示:为其是智弗若与?⑥学习的结果不同是智力的问题吗?生(不是)既然不是智力的差异,那为什么“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出示问题:讨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么?(提示从哪句话看出来的)从中我们总结出一个什么道理?生交流。三、反复朗读,标出节奏,读出情感。1、朗读指导。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2、小组pk全文诵读情况。3、尝试诵读四、总结全文,课外延伸1、两个人同时在最好的老师指导下学棋,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结果?2、写学弈两人运用什么手法?有何表达效果?3、通过学习,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4、用自己的话把这篇文言文讲成故事给爸爸妈妈听板书设计:学弈一人一人专心致志(成功)?三心二意(失败)态度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