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地勘单位社会保险研究目前而言,基层地勘单位属于国家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由于历史原因,事业单位20XX年9月30日前一直未缴纳养老保险,20XX年1月1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决定从20XX年10月1日起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这才意味着近4000万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养老将告别“免缴费”时代。本人所在的基层地勘单位属于国家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主营业务为地质勘查业务,同时经营有工程勘查、基础施工业务以及地理信息科技工程业务,戴着事业的帽子,以企业运营的模式经营着。本人所在的基层地勘单位从20XX年12月与已与当地社会保险无缝接轨,属地化,但暴露出不少问题,本文主要就对基层地勘单位的社会保险情况进行详细的概述。一、事业单位缴纳社会保险概述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开始实行“双轨制”,即对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进行相应的改革,而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的发展却相对滞后。20XX年,国家人社部下发《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20XX年初,国务院发布《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决定改革现行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退休保障制度,逐步建立独立于机关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管理服务社会化的养老保险体系。基本养老保险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本次养老保险改革的施行是全国性的,直接关系到全国4000多万事业单位职工的切身利益。因此,推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不仅使退休人员逐步步入社会化管理,有效缓解单位的财政负担,有效地设立激励机制,提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可以促进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的合理流动,有利于职工养老保险意识的形成,体现了社会的公平公正。二、基层地勘单位加入社会保险现状通过对相关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知,从2000年开始,各地基层地勘单位陆陆续续开始参加属地的医疗、工伤、生育保第1页共5页险,从20XX年开始,各地基层地勘单位开始参加属地的养老保险,并从20XX年10月1日开始缴纳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确保员工的社会保险都能够纳入到企业的社会保险计划规程中,但是在基层地勘单位积极增强其与社会保险之间的联系时,基层地勘单位中也会存在一些阻碍社会保险完全融入其内部的因素,有些基层地勘单位所在的当地省份对目前基层地勘单位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的定性不承认,要求属地定性以后才能参加养老保险,故有一部分地勘单位暂时不能参加属地的养老保险,这些因素阻碍了基层地勘单位与社会保险无缝接轨,导致社会保险制度不能够完全融入到单位发展进程当中。又比如有些员工在外面做着自己的事业,但是依旧将自身的工作职位挂职在基层地勘单位中,这就是所谓的“两不找”人员,这些挂职人员都是属于那种自己缴纳保险,单位代缴,却不在单位内部上班的人员,这些人员的存在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基层地勘单位与社会保险无缝接轨,需要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对这些问题进行高效解决。三、基层地勘单位与社会保险接轨时存在的问题3.1单位和社保没有积极响应国家法律号召基层地勘单位隶属于国企,理当积极响应国家法律号召将社会保险纳入到企业内部,与每一个员工的切身利益相结合,但是有些基层地勘单位由于受到的外界约束比较少,加之资金并不富余,并没有投入精力对这些问题进行处理,基层地勘单位对社会保险的重视力度也得不到增强,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基层地勘单位无法完全与社会保险无缝接轨。另外,我国各个地区开始实施社会保险的措施也不一样,许多省份对于基层地勘单位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的定性不承认,未将所在省份的基层地勘单位纳入属地保险,与属地社会保险无法接轨,导致基层地勘单位的工作人员的自身利益受到损害,这对于基层地勘单位的长期发展而言有着很大的威胁。3.2社会保险管理制度不健全基层地勘单位中的社会保险管理制度还存在很多缺陷,主要就是因为目前很多基层地勘单位并没有在单位内部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险管理制度,也没有结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对相关的保险制度进行完善,与此第2页共5页同时,基层地勘单位员工需要交纳的五险一金金额也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