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柱山生态学实习报告吴同学指导老师:赵老师1天柱山实习概况实习单位:安庆师范学院1?级环境科学专业实习时间:201?.10.19-201?.10.22实习地点:安徽省天柱山国家风景区2天柱山自然概况2.1天柱山简介天柱山在长江北岸、安徽省潜山境内,又名潜山、皖山、皖公山(安徽省简称“皖”由此而来)、万岁山、万山等。它为大别山山脉东延的一个组成部分(或称余脉)。一般指潜山县境内以其主峰天柱峰为中心的山地,有时也指其主峰。1980年航空测定,主峰海拔为1488.4米,规划保护区面积为333平方公里,风景区面积为82.46平方公里,中心位置(天柱峰)地理座标东经116°27′,北纬30°43′。其主峰高耸挺立,如巨柱擎天,因而称为天柱峰,山也就此得名。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写了一首赞美天柱山风景奇秀的诗“江上望皖公山”(皖公山即天柱山),诗云:“奇峰山奇云,秀木含秀气。清晏皖公山,巉绝称人意......”1982年天柱山被国务院首批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2年被林业部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2011年5月5日,国家旅游局正式授予天柱山5A级旅游景区称号,主景区82.46平方公里,全山有45峰、17岭、18崖、22洞、86怪石、18瀑、17泉,其自然景观雄厅灵秀,兼容并蓄;人文景观纷呈荟萃,历史悠久。2011年9月18日02时50分,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挪威召开的世界地质公园评审大会上传来消息,中国政府提交的安徽天柱山地质公园申报资料及联合国专家组实地考察报告,得到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执行局和与会专家评委认可,安徽天柱山地质公园正式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网络成员,荣膺“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称号。纵观天柱山,奇峰凌云,巍峨峥嵘;断崖绝壁,雄浑厚重;怪石林立,状人状物;奇洞异景,妙趣横生。天柱峰犹如石笋,拔地入云,顶天立地;千丈崖斧劈刀削险峻无比,神仙难攀;天柱松,鹰松,探海松,五妹松,虬龙松等奇松仪态万千;混元霹雳,八戒念经,皖公神像,神猫逼鼠,双狮戏球,太白观海等石今人惊叹大自然界的鬼斧神工;巧工天成的神秘谷,更是神秘莫测,客观存在长450多米,由洞穴和山谷构成,洞上有洞,洞下有洞,洞中有洞,洞谷个联,人行其间,时而左右盘旋,时而上下迂回,时而步道断踪,时而另开洞天。其中“胖见愁”,“弃明投暗”,“神龙见尾不见首”等景观乃天柱山独有。而呼之欲起的“仰天大佛”,倾宇难得的“天柱晴雪”,一喊三回的“翠华回音”等奇景异象尤为绝妙。还有主峰佛光,西关雪霁,南关雾淞,东关云海,望岳亭晚霞,可谓绚丽非凡,无可名状2“真是画工须搁笔,更无名画可留传”。天柱山夏季最高气温不超过28度,是避暑休闲,旅游观光的理想胜地。2.2地质特征天柱山属大别山东延的一个组成部分,山体主要由万山(地质界惯用天柱山别称)岩体组成。万山岩体的组分:中细粒混合花岗岩、中细粒混合二长花岗岩。麓则分布着少量第三纪红色岩、岩覆盖在古岩的侵蚀面上,势受垂直节理控制,悬崖峭壁。物地理气候的综合影响下,土壤呈垂直分布规律,200-400m为黄红壤400-800m为山地黄棕壤,800-1100m以上为山地棕壤,1100m以上为草甸土,它是山地草甸植被下发育形成的一种土壤。2.3山貌成因由于花岗岩的水平、垂直、斜交等节理非常发达,其组织和疏密程度又易多变,冷热的频繁交替和雨水的长期侵蚀,使岩体不断延纹理碎裂、崩解,从而形成了山峰的奇形怪状。2.4植被特征由于特殊的地理地势及相关的气候影响形成了植物群落类型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暖温带落叶阔叶林的过渡带,物资源丰富。天柱山北坡海拔1100m以下以落叶阔叶林为主,群落组成种类较多,优势种不明显;天柱山南坡由于人为影响,主要为黄山松和少量杉木林,海拔1100m以上,局部缓坡地或沟谷中有山地矮林分布,局部岩石裸露的陡坡,现以鱼鳞黄杨为优势的山地常绿灌丛。2.5植物资源安徽天柱山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30科,526属,991种(不含种下分类单位),别占安徽省种子植物科、属、种总数的79.76%、58.57%、39.67%;全国种子植物科、属、种总数的38.56%、16.44%、3.63%。其中被子植物占总种数的98.18%,括双子叶植物109科、415属、813种;单子叶植物15科、99属、160种;裸子植物仅占总种数的1.82%...